回望垂虹隔杳冥,湖波浩渺快扬舲。
半篙日气雾中白,万点浪花烟外青。
隐隐榜歌来雁汊,凄凄渔笛出云汀。
还怜心切乡闾近,未暇携筇访洞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原诗,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最后还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信息。此题中,第一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第二小题是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三小题是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反复诵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分析作答,即要仔细阅读每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回望垂虹隔杳冥,湖波浩渺快扬舲。”首句写诗人在归途中回首观望,见太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景色优美迷人。诗人以“回望”领起下文,点明归途,为后文描写太湖风光作了铺垫。“垂虹”,指太湖中的东山与西山之间的桥梁,这里泛指太湖上的桥梁。“杳冥”,指朦胧迷离。“湖波浩渺”写出了太湖水面辽阔无际的特点。“快扬舲”,指扬起船桨,乘船顺流而下。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回头观望太湖的水天相接,只见水天茫茫一片,波涛汹涌。我趁着顺风,扬帆下驶。

“半篙日气雾中白,万点浪花烟外青。”第二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篙”,船桨。“日气”,“日出时阳光照耀下的雾气”。这两句写太湖上清晨的美景,“半篙”“万点”都是极言其多。“白”是说阳光照在雾气上形成白色,“青”是说阳光照在波浪上形成青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船桨划到一半,太阳从云层里露出来了,阳光照耀下的雾气像白色的绸缎一样。万点浪花,像是烟云之外的颜色,呈现出青色。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太湖清晨美丽动人的景色。

“隐隐榜歌来雁汊,凄凄渔笛出云汀。”第三句继续描写太湖的晨景。“榜歌”,船夫高唱《采莲曲》。“雁汊”,大雁飞过的地方。“云汀”,指云雾缭绕的山间小洲。这两句的意思是:隐隐传来船夫高声唱着《采莲曲》的声音,远远传来大雁飞过的叫声;凄凄凉凉的渔笛吹出了云雾缭绕的小岛。这两句描写了太湖清晨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还怜心切乡闾近,未暇携筇访洞庭。”尾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心切”意思是非常怀念家乡,想念亲人。“乡闾近”即故乡离得近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还惦记着家乡,但时间不够,不能去访问洞庭。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回家的心情。

【答案】

①“垂虹”指太湖中横跨东西两岸的大桥,这里泛指太湖上的桥梁。②“杳冥”指朦胧迷离。③“湖波浩瀚”,突出了太湖的宽广气势。④“日气”“浪花”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景物以生命。⑤“缥缈”、“苍翠”、“清虚”、“缥渺”、“缥缈”等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⑥“怅望”、“徘徊”等动词的运用,使诗句更加流畅、灵动。⑦“棹”指船桨,是动作的描写。⑧“漾”“摇”等动词的使用,生动刻画了湖水的动态美。⑨“白”“翠”等形容词的使用,将景物写得栩栩如生。⑩“哀怨”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⑪“还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⑫“乡闾近”指故乡近在咫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⑬“未暇”一词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回家的心情。⑭“携筇”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之情。(每点1分)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行诗,通过写太湖之胜、晨游之乐来抒发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摹景物,如拟人、比喻、夸张等,使景物更具有生动性。此外,作者善于运用叠词、动词等来增强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仿佛置身其间,感受那美好的自然景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