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原诗,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最后还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信息。此题中,第一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第二小题是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三小题是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反复诵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
【解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作者通过怀念逝去的爱人而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句“自失鸳湖叟”,写诗人在西湖湖畔与妻子分手后,自己怅然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似的;第二句“诗盟三载寒”中的“三载”指三年,“寒”指冷寂,写这三年中诗人因失去妻子而感到的孤独寂寞、心情凄冷;第三句“已知生死断”中的“生死”指生命和死亡,“断”表示断裂的意思,写诗人已经明白生死离别已成定局。第四句“犹乍别离看”
【解析】 1.戍妇吟:指在边疆守卫的妇女。2.“兰堂”“征人”:指妻子,丈夫。3.龙城:指北方边塞。4.燕阁:指妻子所居之处。5.分弓营畔沙如雪:指军营旁边,沙地白得像雪一样。6.挂镜台前月似霜:指梳妆台上挂着的镜子,月光映照下像霜一样洁白。7.绝域荷戈音信杳:指身在极远的地方,拿着武器,音信全无。8.流黄:指眼泪。赏析:这首诗写征人在军中思念妻子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以下是对《题秦馀女史所画楚辞图》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绕堂烟浪洞庭深:描述环绕着厅堂的烟雾和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 芳杜幽兰遍水浔:描绘芳香的杜若和幽雅的兰花遍布整个水边。 - 北渚已传湘女恨:传达了北岸的湘江之滨已经流传着湘女们的哀怨。 - 南征更识楚臣心:通过南征,诗人更加了解楚国大臣们的内心世界。 - 云中桂棹声疑咽:在云层中听到桂木船桨划动的声音似乎在呜咽。 - 天际瑶台影乍沉
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晚从冷泉游,遂止招提境。 入门闻清钟,孤阁夜方永。 倾耳听泉声,声喧意弥静。 朝来小雨过,宿雾散高岭。 凭窗见层峰,涧壑殊清迥。 不知晓云过,但觉衣裳冷。 注释与赏析: 1. 晚从冷泉游,遂止招提境。(抵达后,便停留在招提寺的境内)"冷泉"指的是著名的虎跑泉水,位于杭州西湖西北,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景点。"招提"是佛教术语,意指寺庙。这里诗人在游览完冷泉后便留宿于附近的招提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劲羽乏群栖,转蓬靡暂息。 - 注释:如同强壮的羽毛没有栖息之地,随风飘荡的蓬草也没有暂时的休息之地。 - 翻译:正如那强健的鸟没有固定的栖息地,随风漂泊的草也无法得到一丝安宁。 2. 伊人贫困士,能无去乡国。 - 注释:那位贫穷的士人,怎能不离开家乡? - 翻译:那一位穷困的士人,怎能不去往故乡呢? 3. 辞乡阻长川,旅迹殊可怜。 - 注释:远离家乡
【注释】 逐芳尘:追逐着花的香息。 翩跹(piān xián):轻快地飞舞。 粉泽新:用白粉涂抹得新鲜艳丽。 繁华:指春天的花,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 梦中身:梦中的境界,指虚幻的世界。 【赏析】 此诗写春日游赏之乐,抒发作者对繁华世界的留恋之情。首句“万花谷里逐芳尘”,写诗人在万花丛中追逐着香气四溢的蝴蝶,表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迷恋。次句“自爱翩跹粉泽新”,则进一步描写了蝴蝶的美丽和轻盈
【注释】 江上曲:泛指离别的曲子。南楚,指长江以南地区,也指江南。 空江潮落水茫茫(空江潮落:江水在潮退后显得空旷、寂寥;落:降落,落下;水茫茫:水茫茫一片,无边无际。):意思是说,当潮水退去之后,江面变得空旷,江水变得渺茫无边。 为是曾经分手地,不听离曲亦神伤(为是:因为;曾经:曾经分手;分手地:分手的地方;听:聆听;曲:乐曲。神伤:内心极度悲伤。):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曾经在这里分别过
注释: 汉川城郭枕江堤,黯淡烟波日乍低。 我欲停桡访神女,暮山无际楚云西。 汉川城郭(hàn chuān chéng gòu):指长江边的汉阳城。停桡:停止船桨。访神女:寻找传说中的神女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以“汉川”为题,描绘了汉阳城和江边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神女传说的向往之情。 首联“汉川城郭枕江堤,黯黯烟波日乍低。”,通过描绘汉川城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自然景色
【注释】 1. 塞下曲:乐府《横吹曲》名。 2. 持筹绝域:持筹,持筹算,指在边地做官。绝域,极远的边疆。 3. 蹉跎:失意、虚度。 4. 沙塞:这里指沙漠地带,古代边地。 5. 漫枕戈:枕戈,指把武器放在枕头旁边。漫,空。 6. 苏卿:指苏武,汉代大臣,曾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始终不屈,以牧羊为伴,后归汉。 7. 茂陵:汉武帝陵墓所在地,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县东。 8. 过:度过。 9.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