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雄于文,是四百兆众之骄子;
天苦其节,称三十七年未亡人。

【注释】

“四百兆”:指全国。

“骄子”:指儿子。

“三十七年”:吴恭亨,字恭尹(1560~1624),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浙江海盐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673年)。

【译文】

你儿雄才大略,是全国臣民的骄傲;

上天苦于他的节操,称他为三十七年未亡的贤者。

【赏析】

此诗首联赞颂了吴恭享之文才,尾联称赞其品德高洁。

全诗对吴恭亨赞颂有加,但并不溢美。诗的前半部分赞美其才华横溢,“儿雄子”一词,突出了他的文采风流。“四百兆”,即四百万。“四千兆”,“亿兆”,“万亿”。这里用“四百兆”来数全国臣民,可见作者的胸怀。“骄子”一词,突出了他的文才出众。

后半部分赞颂他的品德高洁,“天苦其节”一句,说明他的节操高洁,值得上天保佑。“三十七年”,“三十七”与下文的“未亡人”相对应。“未亡人”,指没有去世的人。“三十七年”是虚指,暗含着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全诗在赞美的同时,还表达了对其人格的高度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