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池亭闻久废,樵人指点有遗碑。
松衫路绕知何处,燕雀堂虚见旧基。
墓识福州张太守,台平唐代李公垂。
怆怀旧事摩残碣,白柰飞花梦正迟。

李相读书台改王允持诗

丞相池亭久废置,樵人指点遗碑存。

松衫路绕知何许,燕雀堂虚见旧基。

墓识福州张太守,台平唐代李公垂。

怆怀往事摩残碣,白柰飞花梦正迟。

注释:丞相池亭已废弃很久了,樵夫们指引着有遗留下的石碑。松衫路绕,不知道该去往何处,只有看到那些燕子和麻雀的旧基。墓中记载着来自福州的张太守,这台是唐代的李公垂建的。我怀着对往日的感慨,在残破的石碑上摩挲着,但时间却像那飘飞的柳絮般迅速消逝,而梦中的花也在不知不觉中盛开了。

译文:
丞相池亭长久未被使用,樵夫指点下,依稀可见遗留下来的石碑。松衫路绕过不知所指,只有看见那些燕子和麻雀还在旧基徘徊。墓中记载福州的张太守,这台是唐代的李公垂建造的。我怀着对往日的感慨,在残破的石碑上摩挲着,但时间却像那飘飞的柳絮般迅速流逝,而梦中的花也在不知不觉中盛开了。

赏析:
这首诗以“丞相池亭久废”开篇,点明了主题——丞相池亭的废弃。接着,诗人通过樵夫指点下的遗碑,引出了丞相池亭的过去。这里,诗人通过对遗碑的描述,展现了丞相池亭的历史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

接下来的三联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对丞相池亭的情感。他感叹松衫路绕无处可去,只能看到那些燕子和麻雀还在旧基徘徊,这反映了他对丞相池亭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他也提到了墓中记载的福州张太守和那台唐代的李公垂。这些历史人物的出现,让诗人对丞相池亭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他更加怀念那段历史。

诗人以“怆怀旧事摩残碣,白柰飞花梦正迟。”结束了全诗,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里的“白柰飞花梦正迟”,既是一种对历史的感慨,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才情和情感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