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鱼凫国,青春别恨长。
行行穿鸟道,寸寸断猿肠。
人以风尘贱,诗兼鬓发苍。
谋生宜道路,从此问蛮荒。

【注释】:

  1. 将之成都:将要前往成都。将,率领;之,往。
  2. 万里鱼凫国:指蜀地,传说中古蜀国的地名。这里泛指四川一带。
  3. 青春别恨长:离别之情,如青春般漫长、难以排遣。
  4. 鸟道:山间小路,形容山路险峻难行。
  5. 猿肠寸寸断:形容路途艰险,令人感到肝肠寸断。
  6. 人以风尘贱:人们因身处风尘之中而自感低贱。
  7. 鬓发苍:形容年老色衰。
  8. 谋生宜道路:谋求生计适宜走这条路(即出外做官)。
  9. 问蛮荒:询问边远的荒僻之地。这里指四川以外的边远地区。
    【赏析】:
    这是一首写赴任途中的感慨诗。诗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由秘书省校书郎调任太子正字。他怀着满腔热情踏上了前往成都的旅程。此诗就是诗人在成都任上所作。首联“万里鱼凫国”点明此行所去之处,即成都,并暗寓蜀地山川秀丽、民风淳朴之意。颔联写旅途之艰难。“鱼凫”即鱼国和凫国,春秋时蜀王所封之地,此处代指蜀国。“青春别恨长”,是说离别之情犹如青春一般漫长而难以消除。“鱼凫国”既指蜀地,也隐含诗人对蜀地的眷恋之情。颈联写旅途的艰辛。“鸟道”指蜀道,山路险峻,行走极为艰难。“猿肠寸寸断”是说沿途的艰险,让人肝肠寸断。尾联写仕途之艰辛。“人以风尘贱”,是说自己因为身居官场而自感低贱。“鬓发苍”则是指自己年老色衰,与年轻有为相比,不免感叹时光易逝、韶华不再。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仕途艰辛的感慨。“谋生宜道路”,是说求取生计应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从此问蛮荒”,则是说从此之后便要去到边远荒凉的四川以外的荒僻之地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赴任途中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仕途艰辛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