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
桥面撑巨筏,门内维行舟。
邻家有破灶,来往纷游鯈。
望中见屋脊,簸荡如浮沤。
下田不可救,沉没无一留。
高田筑版插,全力保瓯窭。
须臾仍溃决,一概成洪流。
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帝尧方咨儆,应切怀襄忧。

“大水叹五首 其二”的诗句释义如下: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桥面撑巨筏,门内维行舟。邻家有破灶,来往纷游鯈。望中见屋脊,簸荡如浮沤。”

这首诗是沈树本在清朝时期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场大水对村庄的冲击和破坏。首句“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形象地表达了大水泛滥的情景,溪水持续上涨,使得原本清晰的岸边变得模糊,难以辨认。次句“桥面撑巨筏,门内维行舟”则描绘了人们在困难条件下依然努力维持生计的情形。第三句“邻家有破灶,来往纷游鯈”反映了灾后人们生活困苦,家园被毁,只能依靠邻居的帮助生存。最后一句“望中见屋脊,簸荡如浮沤”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洪水肆虐后的混乱景象,房屋的屋顶像浮动的泡沫一样被洪水卷走。

《大水叹五首》是一组反映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阅读这些诗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心态和情感,以及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同时,这些作品也提醒现代人要珍惜当下的稳定生活,时刻保持警惕和防范意识,为应对可能的自然灾害做好准备。

通过对“大水叹五首 其二”的逐句解读与注释,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沈树本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场大水带来的灾难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的生存状态。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