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不见入山处,此身已似盘中住。
百千旋折眼生花,三五回环神失据。
才思左往复右行,正欲仰登先俯注。
坡平幸获寻丈宽,径仄只留分寸度。
鞭丝帽影蚁缘窗,马足车轮蛇绕树。
尚嫌蜗壳更盘结,比似羊肠增恐怖。
道如缚转辘轳形,人被线牵傀儡具。
乍阴乍阳日向背,在前在后风来去。
山远不逾三十里,山高不越万馀步。
从卯到酉历未穷,自壮至老陟犹误。
燕齐大贾有深愁,并代健儿俱却顾。
人间不省行路难,请过磨盘山上路。
磨盘山
回首望不到入山的地方,我已如盘中的棋子般生活。
百转千折眼花目眩,三五周天神魂颠倒。
左思右想往复循环,正要攀登却先俯身下注。
坡平幸获寻丈宽绰,径仄只留寸步余度。
鞭丝帽影蚁缘窗,马足车轮蛇绕树。
尚嫌蜗壳更盘结,比似羊肠增恐怖。
道路如缚转辘轳形,人被线牵傀儡具。
阴晴不定太阳向背,在前后来风来去。
山远不远三十里,山高不高万馀步。
从卯时直到酉时未穷,壮年到老年登高犹误。
燕齐大贾有深愁,并代健儿俱却顾。
人间不省行路难,请过磨盘山上路。
注释:
- 回顾不见入山处,此身已似盘中住。
- 百千旋折眼生花,三五回环神失据。
- 才思左往复右行,正欲仰登先俯注。
- 坡平幸获寻丈宽,径仄只留分寸度。
- 鞭丝帽影蚁缘窗,马足车轮蛇绕树。
- 尚嫌蜗壳更盘结,比似羊肠增恐怖。
- 道如缚转辘轳形,人被线牵傀儡具。
- 乍阴乍阳日向背,在前在后风来去。
- 山远不远三十里,山高不高万馀步。
- 从卯时直到酉时未穷,壮年到老年登高犹误。
- 燕齐大贾有深愁,并代健儿俱却顾。
- 人间不省行路难,请过磨盘山上路。
赏析:
磨盘山: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区金村镇境内。主峰摩云尖海拔1717米,为太行山脉之最高山峰,因形状酷似古代的大磨盘而得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律诗,以描写磨盘山景色为主。整首诗通过对磨盘山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通过“回顾不见入山处”和“此身已似盘中住”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上俯瞰山下的景象。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圆盘之中,四周都是高山峻岭,让人感到无比震撼。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感慨。
颔联“百千旋折眼生花,三五回环神失据”,则是通过夸张手法来描绘山路曲折蜿蜒的特点。诗人形容山路盘旋曲折,如同百千朵花在眼前盛开;而当他行走在山路上时,眼睛也会随之不停地转动,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丽与神奇。这些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山区道路的复杂与险峻,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颈联“才思左往复右行,正欲仰登先俯注”,进一步描述了山路的起伏变化。诗人形容自己的思想在左右徘徊,时而向前仰望,时而向后俯视。这些词语不仅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多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矛盾。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意味。
尾联“坡平幸获寻丈宽,径仄只留分寸度”,则是对山路宽度的直接表述。虽然坡度平缓使得山路变得宽敞起来,但狭窄的山路仍然给行人带来一定的不便。这里的“分寸度”既指山路的宽度也指行人需要谨慎行走的程度。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磨盘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出来。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与文化的敬仰之心。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情感与文化底蕴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