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
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
【注释】
①枫林:指河岸两旁的树木。②南浦:泛指水边,这里指送别之地。③一片江头月:指江上一轮明月。④去舟、归舟:分别时,一帆顺风而上的船是归舟,逆风而行的是去舟。⑤“离愁”句:诗人借景抒情,写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愁苦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写秋色萧瑟,枫林尽染;次句写诗人于南浦送别好友,动离愁。第三句写江头有圆月,照影成双;第四句写月亮只映归舟不映去舟,暗示友人即将远行。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
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
【注释】
①枫林:指河岸两旁的树木。②南浦:泛指水边,这里指送别之地。③一片江头月:指江上一轮明月。④去舟、归舟:分别时,一帆顺风而上的船是归舟,逆风而行的是去舟。⑤“离愁”句:诗人借景抒情,写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愁苦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写秋色萧瑟,枫林尽染;次句写诗人于南浦送别好友,动离愁。第三句写江头有圆月,照影成双;第四句写月亮只映归舟不映去舟,暗示友人即将远行。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注释】 ①枫林:指河岸两旁的树木。②南浦:泛指水边,这里指送别之地。③一片江头月:指江上一轮明月。④去舟、归舟:分别时,一帆顺风而上的船是归舟,逆风而行的是去舟。⑤“离愁”句:诗人借景抒情,写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愁苦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写秋色萧瑟,枫林尽染;次句写诗人于南浦送别好友,动离愁。第三句写江头有圆月,照影成双;第四句写月亮只映归舟不映去舟,暗示友人即将远行
临江仙 · 病起 草草妆台梳裹了,卷帘犹怯凭楼。年光荏苒又深秋。 一番风似剪,两度月如钩。 病里高堂频嘱道,而今莫更多愁。当时检点也应休。 重新来眼底,依旧上眉头。 注释: - 草草妆台梳裹了:匆匆忙忙地整理好妆容和梳妆台。 - 卷帘犹怯凭楼:卷起帘子,仍然有些害怕独自登高远望。 - 年光荏苒又深秋:岁月匆匆流逝,又到了深秋时节。 - 一番风似剪:一阵风吹过,就像刀割一般。 - 两度月如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等,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逐一分析每一句诗的意思,最后结合全词的内容进行赏析。此题要注意把握全词的意境和情感,然后对每一联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联“隔个墙头,几番同听墙头雨。别来无绪,蛱蝶能来去”
满庭芳是一首咏月的词。上阕先描绘了中秋之夜,天空中云彩渐散,月亮露出来的情景;下阕则是在回忆往昔,与好友赏月、吟诗的往事,表达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宿雨全收”:昨夜的雨水已经完全消散,天清气朗,秋高气爽。 “晚凉乍爽”:夜晚的凉爽感觉突然变得舒适起来。 “喜微云点缀长天”:高兴的是微薄的云朵点缀在晴朗的天空。 “素面露婵娟”:明亮的月亮像美女的脸庞一样,清澈如玉。
水龙吟·初夏避兵惠思三妗母栖凤馆有感,追和外祖母忆旧原韵 【注释】 ①惠思:指词人的母亲。 ②阿母:母亲的意思。 ③娇随:指小的时候依偎在母亲身边撒娇。 ④熨残铜斗:形容天气寒冷。 ⑤蚕欲三眠:蚕将要进入休眠状态,春天即将来临。 ⑥莺还百啭:黄莺鸣叫。 ⑦消魂试听:形容听到声音心都要碎了。 ⑧江城笳奏:江边吹起笳声。 【译文】 不知从何处徘徊,谢庭风景已非旧观。画堂尘封,蓬生三径,门前垂柳
注释: 小院西风初透,一霎凉生双袖。几日怕关情,犹道芳菲时候。是否。是否。添得镜中消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佳作之一。此词以写景抒怀为主,通过描绘秋天的小院,秋风、凉意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词人在深秋时节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上片主要写了秋天来临,词人感到凉意袭人。“小院西风初透”一句,点明季节为秋季;“一霎凉生双袖”,描写了秋风乍起时,词人的衣襟被吹动的情形。这两句词句虽简
谁知到处徘徊,谢庭风景都非旧。画堂尘掩,蓬生三径,门垂疏柳。白昼初长,清风自至,流年空又。看多情燕子,飞来还去,真个不堪回首。 昔日娇随阿母,学拈针,临窗挑绣。斜阳楼外,熨残铜斗,线纹舒皱。蚕欲三眠,莺还百啭,落花时候。问重来应否,消魂试听,江城笳奏
宿雨全收,晚凉乍爽,喜微云点缀长天。广寒宫敞,素面露婵娟。影浸闲庭如水,看浮动、竹雾梧烟。相依处,团圞共话,人月恰双圆。 记阑干十二,桂花丛下,分劈红笺。许诗成次韵,学步随肩。一向秋光隔断,清辉好、两地空悬。今夜永,参横斗转,幽赏不成眠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红白瓶梅 晓避狂风落,宵随竹影斜。 朱颜羞剪彩,玉骨绝含瑕。 漫簇参差蕊,同分浓淡花。 罗浮梦何许,一为胆瓶夸。 译文: 清晨,我躲避着强风落下,夜间则随着竹林的影子倾斜。 红色的脸颊害羞地拒绝装饰色彩,洁白的肌骨绝无瑕疵。 花朵随意地聚集在一起,有的浓有的淡。 罗浮山的梦究竟在哪里?只因那胆瓶中绽放的梅花让我为之骄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与宗泽书》,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淮流一挥手,千里隔江深。 - “淮流”指的是淮河的水流,“挥手”表示送别的动作。 - “千里隔江深”意味着两地距离遥远,如同隔了千里之遥。 2. 远道关山迥,天涯烽火侵。 - “远道”指的是长途旅行。 - “关山”指的是山脉关口,“天涯”则是指遥远的边界。 - “烽火”是指古代边塞上用来报警的烽火信号。 3.
【注释】 瓢城:即瓢城寺,在今陕西省扶风县。僧舍:指寺庙的僧房。 【赏析】 此诗为诗人客居长安时之作。首联描写僧房夜景。“孤灯人意懒”,以“孤灯”点明环境之幽寂。“暮鼓带愁声”,用暮鼓来渲染一种凄凉悲凉的气氛。颔联写自己因羁旅他乡而产生思归之感,“寂寞关山梦”,“超然世俗情”两句写出了诗人超脱尘世、远离纷扰的境界以及由此产生的怅惘之情。颈联是写景,西风、深院树,凉月、古瓢城
磨盘山 回首望不到入山的地方,我已如盘中的棋子般生活。 百转千折眼花目眩,三五周天神魂颠倒。 左思右想往复循环,正要攀登却先俯身下注。 坡平幸获寻丈宽绰,径仄只留寸步余度。 鞭丝帽影蚁缘窗,马足车轮蛇绕树。 尚嫌蜗壳更盘结,比似羊肠增恐怖。 道路如缚转辘轳形,人被线牵傀儡具。 阴晴不定太阳向背,在前后来风来去。 山远不远三十里,山高不高万馀步。 从卯时直到酉时未穷,壮年到老年登高犹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浴象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释义 - 瑶光之精照九真:这里的“瑶光之精”指的是神话中的瑶光之神,他是天上的一位神灵,能够照耀九真之地。在这里,“照九真”意味着瑶光之神的光芒照耀到了九真这个地方。 - 奇兽天生好躯干: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奇特的野兽,它的身躯强壮、健康,就像是天生的一样。 - 贡入虞廷受封号:这里的“虞廷”指的是古代帝王的朝廷
诗句解析 1. 成群归锁御房深,明日宫门须待旦。 - 成群:形容大象众多,聚集在一起。 - 锁御房深:把大象关在深宫内,以防其逃跑。 - 明日宫门须待旦: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早晨,意味着大象将被释放或需要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2. 油壁花骢影渐稀,风吹十里香尘散。 - 油壁:一种装饰华丽的马,通常用于皇帝出行时骑乘。 - 花骢:指这种装饰华丽的马。 - 影渐稀:马的影子逐渐稀疏。 - 十里香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