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处当年数往还,白头携客重跻攀。
江山自秀玄黄外,城郭全非俯仰间。
人意亦如松偃蹇,梦痕惟有水潺湲。
旧留题榜难追改,付与残僧一破颜。

与昆吾阶平同登焦山(庚午-辛未)

佳处当年数往还,白头携客重跻攀。

江山自秀玄黄外,城郭全非俯仰间。

人意亦如松偃蹇,梦痕惟有水潺湲。

旧留题榜难追改,付与残僧一破颜。

注释:

  1. 佳处当年数往还:指的是美好的时光和曾经的往来。
  2. 白头携客重跻攀:形容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带着朋友一起攀登山路。
  3. 江山自秀玄黄外:描绘了壮丽的江山景色,仿佛在远处的玄黄之外。
  4. 城郭全非俯仰间:表示城市的建筑和城墙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显得渺小。
  5. 人意亦如松偃蹇:比喻人的志向或心情像松树一样坚韧不屈。
  6. 梦痕惟有水潺湲:暗示梦中的情景如同潺潺的水声。
  7. 旧留题榜难追改:指过去留下的印记难以更改或消除。
  8. 付与残僧一破颜:将这份喜悦和成就分享给一位僧人,让他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庚午年(公元1170年)至辛未年(公元1171年)期间创作的一组诗作之一。诗人以登焦山为主题,通过描述自己的登山经历和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佳处当年数往还”,诗人回想起多年前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的时光,那时的友情和乐趣至今难以忘怀。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预示着诗人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白头携客重跻攀”,描绘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依然坚持和朋友一同攀登山峰的景象。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示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江山自秀玄黄外”,诗人用“玄黄”一词来形容江山景色的美丽,暗示着自然界的宏伟和壮丽。这种描写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城郭全非俯仰间”,诗人通过对城市和城墙的描绘,表达了一种与自然景观形成鲜明对比的观点。他认为城市的建筑和城墙相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来说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从而强调了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和价值。

“人意亦如松偃蹇”,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的志向或心情比作松树一样坚韧不屈。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即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坚定和毅力。

最后一句“梦痕惟有水潺湲”,可能是诗人在梦中听到的声音或是联想到的某种意象,暗示着梦境中的美好场景与现实中的自然景色有着相似之处。这种表达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登焦山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通过与其他诗句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观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