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闻哀咏抵悲笳,一夕羁人鬓有华。
刻意为欢终不似,如期得老恰无差。
残花不惜千回舞,倦鸟仍愁一目加。
清绝楼窗尚无寐,更堪风雨在天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次韵太夷闻笳》。诗的内容如下:

远闻哀咏抵悲笳,一夕羁人鬓有华。

刻意为欢终不似,如期得老恰无差。

残花不惜千回舞,倦鸟仍愁一目加。

清绝楼窗尚无寐,更堪风雨在天涯。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远闻哀咏抵悲笳:远远地听到悲哀的吟诵声,这声音就像悲伤的笳乐一样让人感到悲伤。

一夕羁人鬓有华:一个晚上,思乡之苦使鬓角的头发都变得花白了。这里的“羁人”指远离家乡的人,“华”即发花。

刻意为欢终不似:尽管我极力追求快乐,但最终却发现与快乐相比,这种努力显得多么不相称。这里的“为欢”是指追求快乐的行为。

如期得老恰无差:按照自然规律,人到老年本应衰老。然而,如果按照预定的时间表来算,人的衰老似乎并不那么明显。这里的“差”是指差异、差别。

残花不惜千回舞:即使残败的花也愿意再跳上一千回舞蹈。这里的“残花”是指残败的花朵。

倦鸟仍愁一目加:疲惫的鸟儿仍然因为失去一只眼睛而感到愁苦。这里的“倦鸟”是指疲倦的鸟儿,“加”是增加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鸟儿因为失去一只眼睛而更加痛苦。

清绝楼窗尚无寐:即使在清静的环境中,我也难以入睡。这里的“清绝”表示清幽寂静,“无寐”表示睡不着觉。

更堪风雨在天涯:更令人痛苦的是在遥远的天涯之地,风雨交加。这里的“天涯”表示遥远的地方。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作,通过描绘诗人在异乡听到哀伤的音乐时的感受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悲笳”、“白发”、“残花”、“倦鸟”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