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芦湖放棹行,中流惊见雪峰晴。
秋阴石廪腾空迥,霜晓珠宫照海明。
浮世本来皆幻影,兹游真欲冠平生。
蓬山无意搜灵药,且向沧浪一濯缨。
【解析】
此诗为作者游览箱根芦湖时所作。首联写初冬时节,诗人乘着兴来到芦湖观赏富士山倒影,不料却遇到大雾。颔联写在雨霁之后,诗人看到富士山的景色:秋阴石廪腾空迥,霜晓珠宫照海明。颈联写富士山虽然只是水中的影像,但是诗人却认为它就是真迹。尾联写诗人想搜寻仙药,但是又不想有意为之,于是只能到沧浪中清洗一下自己的缨冠了。
【答案】
(1)译文:
乘兴来到芦湖放船游玩,途中突然遇到大雾,看不见前面的路,只好返回。
秋季阴霾中的石碑亭台高高耸立,远望就像凌霄的宫殿;早晨的霜气使珠子似的月亮映照着大海,明亮如白昼。
浮生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影子,这次游历真正想超过平生的经历。
无心去找蓬莱山上采集灵药,暂且在这里洗去缨帽上的污垢吧!
赏析:
“乘兴芦湖放棹行,中流惊见雪峰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游览箱根芦湖时的所见所感。“乘兴”,即乘兴而去的意思。从“乘兴”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对这次出游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之情的。“芦湖”,即箱根,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东侧,是一个著名的温泉胜地。“中流”,指芦湖中间的一条河。“惊见”,形容惊讶的样子。“雪峰”,指远处的富士山。“晴”,即晴朗。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游览箱根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富士山在水中的倒影,并感到十分惊讶。
“秋阴石廪腾空迥,霜晓珠宫照海明。”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观赏富士山倒影时的所见所感。“秋阴石廪”,指的是秋天的阴云笼罩下的石碑亭台。“腾空迥”,形容高高耸起的样子。“霜晓”,即早晨的时候。“珠宫”,指月亮像珍珠一样圆亮,这里比喻月亮。“海明”,指海上泛出明亮的月光。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秋云、石亭、月色等景物,写出了富士山在水中的倒影之美。
“浮世本来皆幻影,兹游真欲冠平生。”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富士山倒影的感受。“浮世”,即人间世界。“本来”,意为本来的样子或状态。“兹游”,指这次游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富士山的倒影不过是人间的幻影的观点。
“蓬山无意搜灵药,且向沧浪一濯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游历完箱根之后,想要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心情。“蓬山”,指仙境。“无意”,即没有目的。“沧浪”即大海。“濯缨”,是指洗去帽子上的尘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愿望,但又不想刻意去寻求它,只想到苍茫的大海里洗涤一番。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