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难任归计虚,夕楼凝望欲何如。
峥嵘彩笔兼春老,寂寞玄文与世疏。
树有流莺非故国,湖逢落雁少传书。
天涯无地安尊俎,许我山中一岁居。
【注释】
戊午、己未: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五年(756)。
离思难任归计虚;离愁别绪难以忍受,回家的打算也落空。
峥嵘彩笔兼春老;形容诗人才华横溢,年已花甲。
寂寞玄文与世疏;隐居山林,远离红尘,不被世俗所理解。
树有流莺非故国;树上的黄莺叫声,不是故乡之音。
湖逢落雁少传书;湖畔的孤雁飞过,没有书信传来。
天涯无地安尊俎,许我山中一岁居;在天涯何处能够安放我的尊贵之物呢?请准许我在山中居住一年吧。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十五两年间,时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诗中抒发了诗人因战乱而不得归乡的苦闷之情。
首句“离思难任归计虚”,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和归家计划落空的苦闷之情。诗人用一个“难”字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表现了他内心的悲戚和无奈。
次句“夕楼凝望欲何如”,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方的故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忧虑。这种情感使得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第三句“峥嵘彩笔兼春老”,诗人用“峥嵘”来形容自己的才华横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年已老去的事实。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又透露出他的无奈和辛酸。
第四句“寂寞玄文与世疏”,诗人用“寂寞”来表达自己远离尘世的清高和孤傲。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不被世人理解的痛苦。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他的个性特征。
第五句“树有流莺非故国”,诗人用“流莺”来比喻那些在故乡上空飞翔的燕子,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他也用“非故国”来暗示自己已经离开了故乡,无法再回到那里去了。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第六句“湖逢落雁少传书”,诗人用“湖”来象征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落雁”则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这句诗既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身影,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用“少传书”来暗示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少了。
最后一句“天涯无地安尊俎,许我山中一岁居”,诗人用“尊俎”来象征尊贵的物品,而“山中”则代表了隐居之地。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同时,他也用“许我山中一岁居”来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以及对未来的自信和决心。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了他的独特个性和高洁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