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汉曲亡朱鹭,宛转吴歌采白鸠。
岂有杜夔知雅乐,漫劳王豹进清讴。
江南愁唱家山破,代北凄闻玉树秋。
可惜管弦犹未被,中原真见海横流。
【注释】
- 萧:萧条,荒凉。
- 汉曲:汉代歌曲。亡:灭亡。朱鹭: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汉代音乐的消亡。
- 宛转:柔美动听。吴歌:吴地的歌谣。采白鸠:采集白鸠。这里指吴越地区的民歌。
- 杜夔:古代著名的乐师。知雅乐:熟悉高雅的音乐。雅乐:正正经经、严肃庄重的音乐。
- 王豹:古地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进清讴:献上清新悦耳的歌声。
- 江南愁唱家山破:江南一带的人民因为家乡被战争所破坏而忧愁哀叹。家山:指自己的故乡或家乡。
- 代北凄闻玉树秋:北方边塞传来凄凉的歌声。玉树:即玉树后庭花,传说为陈后主所作。这里指隋朝的宫廷音乐。
- 管弦犹未被:管弦乐器还没有被消灭。被:通“备”。
- 中原真见海横流:真正的中原大地已见沧海横流。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听到《广陵散》的琴声,想到历史上的音乐盛衰,从而抒发感慨。全诗用典多,议论少,以景起兴,托物寓意,情韵悠长,耐人寻味。
首联“萧条汉曲亡朱鹭,宛转吴歌采白鸠。”描写了战火纷飞、山河破碎、国运衰微的景象。
颔联“岂有杜夔知雅乐,漫劳王豹进清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杜夔、王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他们的才华和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国家遭遇战乱时,这些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却无法为国家效力,只能徒劳无功地献上清美的歌声。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无奈和对人才的惋惜之情。
颈联“江南愁唱家山破,代北凄闻玉树秋。”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悲哀。江南地区因战争而陷入悲痛之中,而北方边塞传来凄凉的歌声。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这里指隋朝的宫廷音乐。这一联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尾联“可惜管弦犹未被,中原真见海横流。”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和期待。尽管国家面临危机,但诗人坚信正义的力量终将战胜邪恶。中原大地将迎来和平与繁荣,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将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艺术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人性、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反思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