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览中区意慨慷,黄河白日永相望。
云霄终古齐嵩华,树木于今纪汉唐。
回首苍梧叫虞舜,哀吟梁父托田疆。
八书礼乐吾能补,多恐名山未许藏。
【注释】:
奉诏草宪与李家驹侍郎登泰山宿后石坞七日属稿而还 其四 (辛亥)
元览中区意慨慷,黄河白日永相望。
云霄终古齐嵩华,树木于今纪汉唐。
回首苍梧叫虞舜,哀吟梁父托田疆。
八书礼乐吾能补,多恐名山未许藏。
译文:
元览心中充满国家大事的忧虑,黄河之水白日在上照耀着远方。
云端和天空始终像古人所描绘的那样,树木在今天记录着汉朝、唐朝的兴衰。
回头望向南方,想起虞舜的故乡——苍梧,在那里我悲歌长啸,寄托着我对国家的忧虑。
我努力想要弥补八项礼仪和音乐上的不足之处,但恐怕我的才能不足以让这些名山得到真正的保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奉诏起草宪章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深深忧虑。首联“元览中区意慨慷,黄河白日永相望”写诗人胸怀大志,忧心国事;颔联“云霄终古齐嵩华,树木于今纪汉唐”抒发了诗人对古代贤人志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不能为国出力的无奈和遗憾;颈联“回首苍梧叫虞舜,哀吟梁父托田疆”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尾联“八书礼乐吾能补,多恐名山未许藏”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否实现理想、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深深忧虑。整首诗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和深深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