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高寒客梦醒,七星历历在疏棂。
栖迟渐欲忘人境,呼吸初疑接帝庭。
指掌与谁谈赤县,探怀容我问青冥。
欲从旸谷窥朝采,愁绝烟霏十二亭。

奉诏草宪与李家驹侍郎登泰山宿后石坞七日属稿而还 其二

玉宇高寒客梦醒,七星历历在疏棂。
栖迟渐欲忘人境,呼吸初疑接帝庭。
指掌与谁谈赤县,探怀容我问青冥。
欲从旸谷窥朝采,愁绝烟霏十二亭。

注释:
玉宇:即天宫,这里指代泰山。
七星: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可以指引方向。
栖迟:居住、停留。
指掌:用手指指点。
探怀容问:探问胸怀,询问青天。
旸谷:日出的地方,这里比喻光明的开始。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诗人汪荣宝所作,表达了作者在登泰山后,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感慨。首先,“玉宇高寒客梦醒”描绘了泰山之巅的高寒景象和夜深人静时梦境的苏醒,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紧接着,“七星历历在疏棂”以北斗七星为线索,形象地展现了夜晚星空的璀璨,以及它们在窗户上清晰可见的景象。这里的“疏棂”可能是指泰山上那些稀疏分布、可供远眺的石窗。

接下来的两句诗“栖迟渐欲忘人境,呼吸初疑接帝庭”则转入人世的感受。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人世间的纷扰和自然界的宁静,表达了自己渐渐忘却尘世烦恼,仿佛与天地同呼吸,与宇宙合一的愿望。同时,“呼吸初疑接帝庭”也体现了诗人对帝王居所的向往,以及对天地间神秘力量的敬畏。

接下来的几行,诗人将话题转向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掌与谁谈赤县,探怀容我问青冥。”这里,“指掌”可能指的是手指或手掌,象征着诗人用手指指点江山,似乎在与人讨论广袤的中国大地;而“探怀容我问青冥”则是说,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天地的好奇和探索之情,渴望了解那片未知的苍穹。这种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宽广的胸怀。

最后两句,“欲从旸谷窥朝采,愁绝烟霏十二亭”,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诗人想要通过攀登泰山的最高点——日观峰(旸谷),去探寻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和采集晨露,以此来寓意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决心。然而,这样的理想在现实中往往伴随着无法摆脱的忧愁和困扰,就像烟雾中的亭台楼阁一样朦胧不清。这里的“烟霏”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惘和挣扎。

《奉诏草宪与李家驹侍郎登泰山宿后石坞七日属稿而还》不仅是一首描写泰山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汪荣宝展示了一个既热爱自然又充满哲思的诗人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