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霍英灵动九区,即今闲气未全无。
主持坛坫犹名德,回骤湖山足远谟。
有客雍容来问俗,与君旁魄试论都。
中兴文献谁能述,怅想凌烟百画图。

【注释】十月十一日:农历十月十一日。自长沙还京,即回京城。组庵、星槎、俟园:都是指张煌言。三咨议:指黄道周、郑芝龙、陈名夏。践天心阁:履践天心的阁楼,指登临阁。重伯:指张煌言的好友钱谦益。九区:犹九州,指全国。主(zhǔ)持坛坫:主持朝廷大典。名德:名声和道德。湖山:指西湖山水。雍容:庄重威严的样子。旁魄:旁顾,旁视。论都:论及朝廷之事。中兴文献:振兴国家的文献典籍。《汉书·艺文志》:“《六略》著录,中外图书”为“中兴之业”。凌烟百画图:唐高祖武德年间,李世民图画功臣于凌烟阁,称其为百代臣工。

【赏析】这是诗人在崇祯六年(1633)十月十一日从长沙返回京城后写给友人的信。诗是酬答友人的赠诗,并有感而作。诗人首先回顾了自己与友人交往的历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然后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看法;最后抒发了对国家兴亡命运的感慨和无奈。全诗感情真挚,思想深沉。

首句写朋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与黄道周、郑芝龙、陈名夏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知相交,共同追求正义事业,这种友谊是可贵的,也是值得珍惜的。诗人用“十载同风月”来概括他们之间的友情,突出了他们的友情深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颔联写诗人对朋友的尊敬。诗人认为,黄道周、郑芝龙、陈名夏虽然不是圣人,但他们的名字和品德足以与古代圣贤相比肩,因此诗人对他们怀有敬意。诗人认为他们三人主持朝廷大典,具有很高的声望;他们回到家乡后,也足以使湖山增色,成为远见卓识的人。这两句诗赞扬了朋友的名望和成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钦佩之情。

颈联写诗人对当前形势的看法。诗人认为,目前国家正处在危难之际,需要有人站出来拯救国家的命运。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像古人一样,为国家的兴亡作出贡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命运的感慨和无奈。诗人认为,国家的命运就像凌烟阁上的画像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观情绪。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他坚信国家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走向繁荣昌盛。

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沉。诗人通过对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对社会现状的评论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展望,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