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朝朝迫似煎,清樽偶及艳阳天。
客来龙虎森亭畔,语罢风雷动酒边。
连陌潭光晴更活,隔城山翠晚犹妍。
神州戮力宁无策,何至汍澜学晋贤。

【注释】壬寅:清康熙五十六年。戊申:清雍正三年。朝朝迫似煎:《资治通鉴》载,明末清初,李自成起义军攻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公园),京师震动。官事:指官府之事,即政务。艳阳天:春暖花开的天气。龙虎森亭畔:形容亭边树木茂盛,像龙虎一样。汍澜:波涛汹涌的样子。

【译文】每日的政务就像煎药一样令人痛苦;偶尔饮酒时,在晴朗的阳光下,美酒让人陶醉。客人来访,亭边的树木茂盛,好像龙虎一样威猛;谈话之后,风声雷动,酒兴更浓。连着的街道上,潭光晴空更加灿烂;隔城的山峰翠绿,傍晚仍像美人一样美丽。国家虽然面临灾难,但有办法渡过难关;我怎么能像晋代的谢安那样,遇到危险却学他一样退避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任顺天府学教授时的一首七律。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观情绪。

首联“官事朝朝迫似煎”,意思是说,朝廷里的事情一天到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就像是在煎药一样。这里的”煎”字用得非常生动形象,把官场的压力比喻为煎药,既形象又贴切,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颔联“清樽偶及艳阳天”,意思是说,偶尔有机会喝上一杯美酒,就像在春天的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样惬意。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在官场中压抑、苦闷的生活状态。

颈联“客来龙虎森亭畔,语罢风雷动酒边”两句,描述了与客人畅谈至深夜的场景。诗人描绘了亭边的龙和虎,以及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祥和。这里的“风”也用得非常巧妙,既表现出了夜深人静的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连陌潭光晴更活,隔城山翠晚犹妍”两句,描绘了京城郊外的美丽景色。诗人用“连陌”和“隔城”两个词来形容距离,既表现了景色的辽阔,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潭光晴更活,隔城山翠晚犹妍”则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京城外的美景与内心的空虚。

这首诗以诗人的个人生活经历为基础,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京城外的美景的赞美,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