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岩扉玉露新,重来香径紫苔匀。
羽旗长带巫峰雨,罗袜微凝洛浦尘。
锁骨玲珑原是佛,冰肌绰约若为神。
春心不共寒灰尽,更造天人历劫因。
【解析】
题干要求“逐句释义”,注意“玉露”、“紫苔”等关键词的翻译,以及“玲珑”、“绰约”等词语的鉴赏。
本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二句写诗人重游故地,见岩扉之新,香径之洁;第三、四句写巫峰雨中,洛浦尘上,锁骨如佛,冰肌若神,最后两句抒发感慨。
【答案】
译文:
小别后,再次回到那扇石扉前,发现它被晶莹的晨露所覆盖。再次来到那片香气扑鼻的小道,只见紫色的青草已经长满了地面。巫山的云雨缭绕着长旗,罗袜轻踏着洛水岸边的尘埃。她的锁骨像玲珑剔透的佛祖一样,肌肤像飘渺不定的神祗一样。她的青春之心,并不随着岁月而消逝,依然追求着天人合一的历劫因缘。
赏析:
首联“小别岩扉玉露新,重来香径紫苔匀。”起笔突兀,直插幽境。“小别”二字,点明离别之后又重逢了,但这次相见却是在“岩扉”“香径”之间,与一般相逢大异其趣。“玉露”二字,是点明时令和天气。“新”字,是写出岩门之新,也是写出诗人心情之新。“香径”,本是清新可喜之处,但诗人却用“紫苔匀”来形容它,说明此地久无人迹,显得更加清幽寂静了。这里,不仅写出了景物之佳美,还写出了诗人心境之愉悦。
颔联“羽旗长带巫峰雨,罗袜微凝洛浦尘。”颈联写景抒情。颈联“羽旗长带巫峰雨”一句,以“羽旗”比喻高高扬起的旗帜,将雨势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巫山十二峰”中的“巫峰”,指的就是这面旗帜。“罗袜”指代的是那位女子。“洛浦”是洛水的边岸。“尘”,即尘土。这句诗的意思是:高高扬着的旗帜带着巫山的细雨飘扬,那女子穿着罗袜,在洛水岸边徘徊。
尾联“锁骨玲珑原是佛,冰肌绰约若为神。”“锁骨玲珑原是佛”是说:那女子的锁骨像佛那样精雕细致,玲珑剔透。“冰肌绰约若为神”意思是:那女子的肌肤像冰一样的透明,婀娜多姿的样子仿佛是一位神仙。尾联写景抒情,通过描写人物的体态之美,赞美了人物的精神之美。
全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