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愁无极,高邱首重回。
群儿自蛮触,万骨已蒿莱。
风马终相及,池鱼亦可哀。
刑天舞干戚,猛志岂应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沧海愁无极:诗人站在高高的碣石山顶,面对无际的大海,感受到无边的忧愁。这种情绪的表达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刻的情感色彩。
  2. 高邱首重回:诗中的“高邱”象征着某种高位或高处,而“首重回”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追悔与无奈。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和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3. 群儿自蛮触:“群儿”指的是众多的人或事物,“蛮触”则是一种比喻,暗指那些无知、愚昧或盲目跟从的人群。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不满。
  4. 万骨已蒿莱:这里使用“万骨”来形象地描述战争的残酷和无辜生命的损失。而“蒿莱”则是一种野草,常用来象征荒芜和死亡。诗人用这种方式来强调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生命的不公。
  5. 风马终相及:在中国文化中,“风马”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法物,代表着佛法的传递和传播。而“终相及”则意味着这些法物最终能够影响到每一个角落。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法普及和传播的期望。
  6. 池鱼亦可哀:这句诗以池中的鱼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通人生活困境的同情。鱼儿原本生活在清澈的池塘中,但一旦被投入污浊的环境中,它们的悲哀也随之而来。诗人借此来反映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7. 刑天舞干戚:刑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英雄人物,他手持巨斧战斗至死,形象地表达了无畏和坚持的精神。这里的“舞干戚”则是指刑天挥舞着武器进行战斗。诗人通过这句话,赞美了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8. 猛志岂应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坚定意志的肯定和赞扬。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不应该放弃追求和理想。诗人认为,只有保持坚定的意志,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度剖析和批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反思,汪荣宝成功地展现了他对时代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