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雾明,馀寒散林薄。
重阴冒远川,悲风静幽壑。
山青云暧暧,草白霜漠漠。
宿莽下饥禽,洑流聚漂箨。
昏晓异栖屯,心物共沦铄。
早怀一饭恩,终弃百金诺。
功名久未立,义故将焉托。
伤哉啜菽欢,生涯思负郭。
这首诗是李白的《早发青溪口寄王宋》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早发青萍港
日出江雾明,馀寒散林薄。
重阴冒远川,悲风静幽壑。
山青云暧暧,草白霜漠漠。
宿莽下饥禽,洑流聚漂箨。
昏晓异栖屯,心物共沦铄。
早怀一饭恩,终弃百金诺。
功名久未立,义故将焉托。
伤哉啜菽欢,生涯思负郭。
译文
早早出发在青萍口,清晨的江雾明亮透,余下的寒冷已消散在林间。
浓密的阴云遮远川,悲哀的风吹过幽深的山谷。
山峰在云层中显得朦胧,草地上覆盖着一层薄霜。
草丛中栖息着饥饿的野鸟,湍急的水流中聚集着漂流的竹笋。
黄昏和黎明之间鸟儿的栖息地不同,心中与外在的事物都同样消逝。
早早地怀着感恩之情,最终却抛弃了富贵的承诺。
长时间未能获得功名,因此把道义作为依托。
可悲啊,曾经欢欣鼓舞的生活,如今只愿回到家乡的土地。
”`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人生、功名、道德等的思考。
- 开头:诗人描绘了清晨江雾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转折:诗人用“馀寒散林薄”来过渡到后面的景物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 主体部分:诗人详细描绘了山川、草木等自然景观,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如“山青云暧暧,草白霜漠漠”,既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结尾: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生涯思负郭”,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和名利的看法。
-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功名、道德等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丰富深刻,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