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相逢记望尘,十年心事合离因。
贫曾寄食兼扶病,老尚求官遽殁身。
子姓同时家欲尽,图书四散迹犹新。
从今侠气凭谁语,江畔孤踪独怆神。
【注释】
杨东木:即韩愈。
上元元年(862年)冬,诗人被贬为阳山县(今属广东清远县)令。
寄食:寄居别人家中,受别人的供养。扶病:扶持着病体。
子姓:指韩宗儒,是韩愈的侄子。同时:同时代。家欲尽:家产已经耗尽。
图书:诗稿。
侠气:豪侠之气。语:说话。
从今:从今后。江畔:指江边。孤踪:孤零零的身影。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诗人因谏迎佛骨而触怒唐宪宗,被遣往广东潮州任刺史。这首诗是他离京赴任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忧虑及忧国忧民的心情。
首联“马上相逢记望尘,十年心事合离因”。这两句是说,在京城与朋友告别的时候,只看到扬起的尘土,彼此相顾无言。这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两人都感慨万千,因为分别,所以只能目送彼此的背影。十年,时间不短,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也包含了对未来的担忧。
颔联“贫曾寄食兼扶病,老尚求官遽殁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曾经贫困潦倒,寄人篱下;身体多病,仍要勉强支撑着去追求官职。这里的“贫”和“病”都是自己的处境。
颈联“子姓同时家欲尽,图书四散迹犹新”。这两句诗意是说,同姓的族人都相继死去了,只剩下我孑然一身,我的诗稿四处散落。这里的“子姓”,指的是韩宗儒。韩宗儒也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命运也很悲惨。他的家族都已经去世了,他的诗稿也已经四处散失。
尾联“从今侠气凭谁语,江畔孤踪独怆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从此之后,我只能靠言语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独自站在江边,感到十分悲伤。这里的“侠气”,是指诗人豪迈的气概。
全诗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心情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心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