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治仆学,星凤灿可数。
苟能振其绪,一变即邹鲁。
说诗引儒行,此义盖已古。
莫诋郑巢经,声病出训诂。
【诗句释义】:
- 海滨治仆学,星凤灿可数。——在海滨学习仆役之学问,如同璀璨星辰中的凤凰。
- 苟能振其绪,一变即邹鲁。——如果能够振兴那门学问的根基,就可以使邹国鲁国重获生机。
- 说诗引儒行,此义盖已古。——解释《诗经》,引用儒家的行为规范,这种道理自古以来就存在了。
- 莫诋郑巢经,声病出训诂。——不要诋毁郑玄笺疏《诗经》的错误之处,因为错误之处往往是由注解造成的。
【翻译】:
海滨治理仆役之学问,如璀璨星辰中的凤凰。
如果能够振兴那门学问的根基,就可以使邹国鲁国重获生机。
解释《诗经》,引用儒家的行为规范,这种道理自古以来就存在了。
不要诋毁郑玄笺疏《诗经》的错误之处,因为错误之处往往是由注解造成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翱的作品,属于唐诗三百首之一。全诗共四句,内容涉及教育、学术、道德等多个方面。
第一句“海滨治仆学,星凤灿可数”,表达了作者对海滨治理仆役之学问的认可和赞扬。他认为海滨治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需要精心研究,就如同璀璨的星辰一般,值得人们去学习和借鉴。这里的“星凤”指的是璀璨的星辰,象征着知识的光芒。
第二句“苟能振其绪,一变即邹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传承的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只有振兴学术的根基,才能够使邹国和鲁国重获生机。这里的“邹鲁”指的是古代的两个诸侯国,象征着学术的繁荣和进步。
第三句“说诗引儒行,此义盖已古”,则是对解释《诗经》时引用儒家行为规范的肯定。他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古老的道理,是值得人们去遵循的。这里的“儒行”指的是儒家的行为规范,强调的是学术研究应当遵循道德规范。
最后一句“莫诋郑巢经,声病出训诂”,则是对批评郑玄笺疏《诗经》的错误之处的否定。他认为错误的产生往往源于注解,而不是原典本身的问题。这里的“郑巢经”指的是郑玄对《诗经》的笺注,而作者则认为应该关注注解本身的错误问题。
整首诗体现了李翱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视和对道德规范的追求,同时对学术传统的尊重和对错误的警惕也是他的思想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