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槿谢朱荣,晚兰辞秋馥。
燠往愒晷长,寒来惜景促。
虚櫩栖馀景,苔阶结残绿。
佳人拭清砧,鸣机罢夕柚。
凄籁答繁声,哀蛩伴幽独。
燮燮回飙度,历历馀音属。
敢畏露气寒,霜威边地速。
敢畏力不任,道远难频复。
戚戚感离心,肃肃怜宵躅。
萦情理纨素,含凄对明烛。
不识后时颜,犹裁别时服。

【注释】

①朝槿:早晨的槿树。槿,灌木植物,花初开如锦,晚则色变黄褐。

②朱荣:指朝槿的花。荣,开花。

③“晚兰”句:傍晚兰花,辞谢秋天的芬芳香气。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幽香。馥,芳香。

④燠(yù):炎热。愒(qǐ):休息。晷(guǐ):日影,日光。

⑤虚櫩(kòu lì):空荡荡的屋檐下。櫩,树枝。

⑥苔阶:台阶上覆盖着苔藓。结残绿:指苔藓已经枯萎,颜色暗淡。

⑦佳人:美女。砧(zhēn):捣衣用的石或木制的棒槌。

⑧鸣机:古人在织布时敲打机器的声音。夕柚(yuè tú):古代乐器。

⑨凄籁(lài lèi):凄凉的音乐声。答繁声:《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有《答溜子》,是一首五言古诗,以“答”字起头,故云“答繁声”。

⑩哀蛩(qióng):蟋蟀。

⑪燮(xiè)燮(xuè xì):风声,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回飙(biāo):疾速而高远的旋风。度:吹过。

⑫历历:分明貌。馀音:指风声,犹“风韵”、“余韵”。属(shǔ):同“续”,连接。

⑬霜威:指秋霜严寒的威力。霜威边地,指边塞的严寒。

⑭敢畏:怎敢畏惧。露气寒:指秋露带来的寒冷气息。

⑮霜威边地:指边塞的严寒。

⑯道远难频复:路途遥远,难以频繁返回。

⑰戚戚:悲伤的样子。感离心:指因思乡而忧伤,离愁别绪。

⑱肃肃:形容夜深寂静无声,也形容人的忧愁心情。宵躅(zhú):夜晚行走。

⑲萦情理:萦绕于情。理,情理,此处指内心。纨素(wán shǔ):洁白的丝绢。

⑳含凄对明烛:指抱着悲哀的心情对着明亮的蜡烛。含凄,含悲,指心中充满悲伤。

㉑不识后时颜:不知将来容颜如何。后时,以后的时候。颜,容颜、容貌。

㉒犹裁别时服:还穿着离别时的衣服。犹,还是。裁,裁减、裁剪。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诗人正从长安赴洛阳,途中经过华州(今陕西华县),偶见一女子在庭院里捣衣,遂写下了这首七绝。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写她的思夫之情和闺中寂寞的生活。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而真挚,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