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傍山陵,常对蓟门风雨;
光争日月,又看吏部文章。
【注释】
挽吴可读联:指哀悼吴可读。挽,慰问、哀悼;可读,字元可。
死傍山陵:死后葬在墓地。
常对蓟门风雨:常常面对蓟门地区的风雨,意即经常怀念故乡。蓟门,今天津市蓟州区一带。
光争日月:与日月争辉。
吏部文章:吏部是古代中央官署名之一,掌管全国官吏任免升降及考课等事务。吏部文选,即吏部的选拔人才工作。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联。全联以“生死”、“荣枯”作反衬,抒发了诗人对死者的深切缅怀之情。
死傍山陵,常对蓟门风雨;
光争日月,又看吏部文章。
【注释】
挽吴可读联:指哀悼吴可读。挽,慰问、哀悼;可读,字元可。
死傍山陵:死后葬在墓地。
常对蓟门风雨:常常面对蓟门地区的风雨,意即经常怀念故乡。蓟门,今天津市蓟州区一带。
光争日月:与日月争辉。
吏部文章:吏部是古代中央官署名之一,掌管全国官吏任免升降及考课等事务。吏部文选,即吏部的选拔人才工作。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联。全联以“生死”、“荣枯”作反衬,抒发了诗人对死者的深切缅怀之情。
【注释】 挽吴可读联:指哀悼吴可读。挽,慰问、哀悼;可读,字元可。 死傍山陵:死后葬在墓地。 常对蓟门风雨:常常面对蓟门地区的风雨,意即经常怀念故乡。蓟门,今天津市蓟州区一带。 光争日月:与日月争辉。 吏部文章:吏部是古代中央官署名之一,掌管全国官吏任免升降及考课等事务。吏部文选,即吏部的选拔人才工作。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联。全联以“生死”、“荣枯”作反衬
李端遇是清代的诗人,字小岩,号青渠散人,是山东安丘人。他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中进士,后历任多个官职,包括吏部考功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务,并最终升任光禄寺少卿、鸿胪寺正卿、太仆寺正卿等职。李端遇不仅是一位官员,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三日受到光绪帝的提拔,担任过考官一职。 李端遇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挽联方面
【注释】 史梦兰:南宋名将史浩。史梦兰为史浩之侄,史浩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寿辰时,史梦兰作此诗祝贺。棠北萱花:指萱草,又称“忘忧”。 映:照。 九节杖:指拐杖。 玉树:比喻子孙或后辈。 奉百岁觞(shāng):斟酒祝老人长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祝贺史家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之作。史梦兰是南宋抗金名将史浩的侄子,他以才学、品行著称于世。在宋孝宗淳熙年间(1172-1184),史梦兰中进士
诗句 1. “贺张维屏78寿兼重游泮水联”: 这是一首祝贺诗,以张维屏的七十大寿为主题。 2. “诗称三子,学绩三余”: 指的是张维屏有三个儿子,他们学习勤奋,利用了“三余”(即冬日、夏日、闲暇时间)。 3. “望重三城,福懋三多”: 张维屏在当地声望很高,被人们敬仰。 4. “寿祝三秋,愿松柯益健,菊节弥坚”: 在庆祝张维屏七十大寿的时候,希望他的身体像松树一样健康强壮,如菊花一样坚韧不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应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赏析诗句,可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学方战五洲”,“学”即学习,这里指教育
【注释】 佛天:指佛教,天界。只不二法:指佛门中只有不二法门。提铁枷:指提头而见,表示要见其真面目。吃铁棒:指以铁棒击打,表示要用武力来制服对方。诸流作么生:指各派别都有什么作为?龟毛兔角:形容事物荒诞离奇。梵宇:即梵刹,指寺庙。大千世界:指宇宙广大无边,一切事物皆在其中。除却:除去,排除。藏头面:指佛教中的“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和拜佛礼。悔头累:指佛教中的忏悔仪式。阿那个
【注】郭嵩焘(?-1890):字伯琛,湖南长沙人,清朝末期政治家、教育家。曾留学美国。 船山:指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 曾胡:曾国藩和左宗棠,清朝名将。 汾阳:郭嵩焘的别称,取自他家乡的县名。 【译文】 把汉宋统一为一家之言的人,只有船山先生一人; 把曾胡合为三贤传的,唯有郭嵩焘一个人。 郭嵩焘虽然年龄很大但还保持年轻的容颜,精神矍铄;
【注释】 1. 挽曾国荃联:挽,吊唁。曾国荃,字君福,湖南湘乡人,太平天国后期的著名军事将领,曾国藩的亲信幕僚。联,对仗工整的文句,多用于祭文、挽歌中。 2. 天不慭遗:天意难测,难以挽留。慭(juàn),通“倦”,挽留。 3. 惠敏:指曾氏家族中一位贤明的人。 4. 游仙:泛指隐居。 5. 柱石:比喻国家重臣或支柱人物。 6. 帝善任使:皇帝善于用人。 7. 后文正廿年:即咸丰二年(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