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合自比苏眉山,而匡时过之,勋名满天下,事业满边隅,经济宏敷,若论文章犹余绪;
才望远超唐燕国,惜入相晚矣,其生有自来,其逝有所为,典型不坠,长留歌泣在环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古诗文的题目,一般从题材内容、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思想情感、结构构思、作者观点等角度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和选项进行分析,既要注意内容,也要注意形式。“挽张之洞联”的意思是:遇合自比苏眉山,而匡时过之,勋名满天下,事业满边隅,经济宏敷,若论文章犹余绪;才望远超唐燕国,惜入相晚矣,其生有自来,其逝有所为,典型不坠,长留歌泣在环球。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即可。

【答案】

①“苏眉山”指苏轼,苏轼被贬黄州,曾自号东坡居士,这里借指张之洞。

②“匡时”是辅佐当权者整顿时政。“过之”指胜过了张之洞。

③“勋名满天下”指功勋名声传遍全国。“事业满边陲”指事业遍及边疆。

④“宏敷”指广泛推行政策。“余绪”指遗留下来的文章。

⑤“燕国”指唐朝的开国功臣赵充国。“唐燕国”指唐朝的赵充国。

⑥“生有自来”指赵充国出生就有这个才能。“逝有所为”指赵充国死而有他的遗作。

⑦“典型不坠”是指赵充国的事迹永垂不朽。“长留歌泣”是指赵充国的事迹流传至今。

⑧译文:你遇合就像苏轼一样,匡辅时局超过了他,功勋名誉传遍了全国,事业遍及边疆,政策贯彻得很好,但文章写得还差一点;你的才望大大超过唐朝的赵充国,可惜你入朝廷太晚,你的一生很有作为,你去世后留下许多遗作,永远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