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瞻平生愿学膺滂,劲草疾风,至竟未酬攀槛志;
杜少陵造次不忘君国,阳戈反目,弥留犹作渡河声。

【注释】

挽高凤岐联:此诗是作者为友人高凤岐写的挽联。东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少陵,指杜甫,字子美。

苏子瞻平生愿学膺滂,劲草疾风,至竟未酬攀槛志;

杜少陵造次不忘君国,阳戈反目,弥留犹作渡河声。

【赏析】

这是一副对仗工整、气势磅礴的挽联。上联“苏子瞻平生愿学膺滂”意指苏轼有“披荆斩棘”的精神,下联“杜少陵造次不忘君国”则赞颂杜甫忠心报国。

上联中的“劲草疾风”,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意思是说,在艰难的环境中仍不改变初衷,就像坚韧不拔的劲草和疾风一样,虽然环境恶劣,但它仍然坚持生长。

下联中的“阳戈反目”,出自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意指尽管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但在生死关头仍然互相扶持。

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对他们一生追求正义、忠诚于国家的精神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