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高不极,亭午访禅林。
磬响云烟外,湖明竹树深。
美人长寂寞,霸业总销沉。
小立空台望,春风忆鼓琴。
诗句释义:
- 砚山高不极 - 砚(yàn)山,指代某处的山峰或山峦。“高不极”表示山峰之高无法计量。
- 亭午访禅林 - 亭,即亭台或小亭;午,即中午时分。在中午时分访问佛教寺院。
- 磬响云烟外 - 磬(qi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寺庙中僧人敲击磬的声音;声传于云烟之外。
- 湖明竹树深 - 湖,可能指的是附近的湖;明,明亮;竹树,指周围的竹子和树木;深,形容竹林和树木茂密。
- 美人长寂寞 - 美人,这里指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如王昭君等;长寂寞,长时间地感到孤独。
- 霸业总销沉 - 霸业,指帝王的功业;销沉,比喻事业、名声等逐渐衰退,消失不见。
- 小立空台望 - 小立,站在高处远望;空台,空旷的台阶或平台,用来远眺。
- 春风忆鼓琴 - 春风,春风拂面的感觉;鼓琴,弹奏古琴;这里可能是表达对过去与音乐相关的记忆的回忆。
译文:
在高山之巅,我站立在高处,眺望远方;午后时分,我来到寺院之中。寺庙中的钟声回荡在云端之外,清澈的湖水映衬着茂密的竹林和参天的古树。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美人总是感到孤独,而那些曾经的帝王霸业也逐渐消逝。我在这座空旷的平台上独自站立,回忆起春天时与古琴相伴的温馨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的怀念。首句“砚山高不极”,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高度赞美。次句“亭午访禅林”,则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景。第三句“磬响云烟外”,以磬声悠扬,仿佛穿透云烟,表达了对佛学思想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第四句“湖明竹树深”,通过湖光山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第五句“美人长寂寞”,则借古人之寂寞,表达了对美人命运的同情和感慨。第六句“霸业总销沉”,反映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以及人们对英雄末路的感慨。最后一句“小立空台望”,通过独自站立在台上眺望远方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