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口东头去,荒祠得暂留。
野风吟落木,残照冷孤舟。
生计怜投钓,人家合卖牛。
飞飞淮海雁,何日慰离忧。
雨中舟次仙女庙示青门
湾口东头去,荒祠得暂留。
野风吟落木,残照冷孤舟。
生计怜投钓,人家合卖牛。
飞飞淮海雁,何日慰离忧。
注释:
- 湾口东头去:湾口位于长江的东面,东头的方位是向下游,这里指的是诗人乘船逆流而上的情景。
- 荒祠得暂留:荒废的祠堂在这里成为了暂时的栖息之地,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一个临时的栖身之所。
- 野风吟落木:野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仿佛在低声吟唱着秋天的离别之歌。
- 残照冷孤舟:残阳照射在孤独的船上,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氛围。
- 生计怜投钓:生计艰难,只能依靠捕鱼为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 人家合卖牛:周围的农家正在出售耕牛,可能是为了补贴家用或是换回一些必要的物资。这里的“合”字表示普遍的情况。
- 飞飞淮海雁:飞翔的大雁在淮海之间翱翔,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
- 何日慰离忧:何时才能解除这份离别之忧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内心的焦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江行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变化。首联“湾口东头去,荒祠得暂留。”开篇就点出了江上行船的场景,然后通过“荒祠得暂留”这一细节,传达了诗人对于暂时栖息之处的满足和感激。颔联“野风吟落木,残照冷孤舟。”则转入了更深层的情感表达,野风、落木、残照共同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孤寂的氛围,而“冷孤舟”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颈联“生计怜投钓,人家合卖牛。”揭示了诗人生计艰难的现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尾联“飞飞淮海雁,何日慰离忧。”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大雁的飞翔勾起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而这种思念又无法得到缓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冲突。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