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蕴山辉自有期,匹夫眩璧罪何辞。
那知太璞元来贵,不在连城互易时。
在古代诗歌中,“荆山”可能指的是多座著名的山脉,如位于中国湖北省境内的荆山。然而,在这首诗中,我们关注的是吕履恒创作的《荆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诗句翻译:
- 玉蕴山辉自有期,匹夫眩璧罪何辞。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其中“玉蕴山辉”意味着山上玉石的光辉,而这种光辉是自然的、不可复制的。”自有期”则暗示了这种美丽是永恒的,不需要任何外力来证实其价值。”匹夫眩璧”则是指普通人可能会因为一时的迷惑而失去对自然美的认识,但真正的价值是不会因此而减少的。”罪何辞”则是说,即使有误解或错误的评价,也是不应该的。
- 那知太璞元来贵,不在连城互易时。
-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理解和尊重。”那知”表示作者对此有所认知,但并不为大众所理解。”太璞”指未经雕琢的美玉,”元来贵”即原本就非常珍贵。这里的”贵”不仅是指物质价值,更是指内在价值——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不在连城互易时”则是指在金钱交易或交换中无法得到的价值。
吕履恒的《荆山》不仅是一首表达山水之美的诗,更是一篇深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赞美自然价值的作品。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欣赏自然,不应被物质欲望所左右,更应在变化不定的人生道路上保持一颗平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