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馀烽犹可燖,东墙阴影又相侵。
可怜歌舞燕台夜,一任逾垣莫与禁。
南岭馀烽犹可燖,东墙阴影又相侵。可怜歌舞燕台夜,一任逾垣莫与禁。
诗词赏析
此诗为吴研因的《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历史的画卷,通过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的交织,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南岭馀烽犹可燖,东墙阴影又相侵。”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遗留下来的伤痕,暗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诗人通过对残存烽火的描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创伤,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而“东墙阴影又相侵”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战争留下的伤痕无法抹去,反而更加深重。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残酷。
“可怜歌舞燕台夜,一任踰垣莫与禁。”这句诗则揭示了人们对于权力的滥用和道德沦丧的无奈与悲哀。在这里,“歌舞燕台夜”象征着权贵们的享乐生活和腐朽堕落,而“踰垣莫与禁”则反映了对这些行为的默许甚至纵容。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烈地批评了那些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同时也表达了对正直、清廉品质的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人性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切。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对权贵的批评以及对道德的探讨,表达了对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应当坚守正义、追求真理,同时也要关注历史的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吴研因的《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四》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佳作。它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道德和社会价值的深刻探讨,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