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相知,获交先子门墙,垂老犹能时促膝;
骑箕竟去,寄语酉君夫妇,遗孤闻道已扶床。
【注释】:总角:幼年。垂老:晚年。酉君:李仙屏别号,这里指李仙屏。遗孤:李仙屏的子女。扶床:病弱的样子。
【赏析】:此诗是挽联。前一联写李仙屏早年有学问,中年有政绩,老年仍关心国事;后一联写李仙屏夫妇早逝,他的孩子还小,生活困难。全诗表现了作者对李仙屏的深切怀念之情。
总角相知,获交先子门墙,垂老犹能时促膝;
骑箕竟去,寄语酉君夫妇,遗孤闻道已扶床。
【注释】:总角:幼年。垂老:晚年。酉君:李仙屏别号,这里指李仙屏。遗孤:李仙屏的子女。扶床:病弱的样子。
【赏析】:此诗是挽联。前一联写李仙屏早年有学问,中年有政绩,老年仍关心国事;后一联写李仙屏夫妇早逝,他的孩子还小,生活困难。全诗表现了作者对李仙屏的深切怀念之情。
【注解】 照:照耀。海:指大海。旌麾(jīnhuī):古代军中指挥用的旗帜。慑:使……害怕,使……畏惧。猿鸟:传说中能飞的野兽。簪笏(zhānhù):插在头上和手边作为仪仗的玉器。金张:东汉时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汉金乡侯张堪、张超兄弟都姓张,所以后来以“金张”为显贵官宦之家代称。 【赏析】 此联是一副寿联,作者贺裕禄给某位寿星祝寿时所撰。这副寿联写得很有气派,富有时代特色
【释义】 兄弟二人以才智著称,文章与梅曾张代兴。 【赏析】 这是赞颂范仲淹兄弟的诗。范仲淹(989—1052),名中正,字希文,后改字公仪,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历任陕西经略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他推行“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饶州(今江西波阳)。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任越州(今浙江绍兴市)知府,世称范文正公。 这首诗是范仲淹对兄弟两人的称赞
【注释】 及身强健久不达:等到自己身体强健时,却不能施展才能。 为古文章早有闻:为古代的文章早就闻名。 【赏析】 这是一首贺寿诗的序文。诗人以“强”字起兴,说明马通伯虽然年事渐高,但身体还非常健康强壮,这真是值得庆幸的。然后诗人又用“久不达”三个字概括地写出了马通伯一生事业上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况。结尾两句是说,马通伯在文学方面很早就很有名望,只是由于当时还没有人赏识他。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
诗句释义 1 远别已三十年:表示与某人分别已经有很长时间。 2. 记宾馆留贤,看予一过丞相府:指自己曾经在宾馆招待过贤人,也曾路过丞相的府邸,这里的“贤”指的是被推崇的人才或贤能之士。 3. 近畿方五百里:指地理位置很近,距离不远。 4. 自先生即世:自从您去世之后。 5. 何人更应少微星:意思是说谁还应该像北斗七星中的少微星一样,有贤德之人出现。 译文 你与我分别已经三十年了
翻译 在师傅的指导下获得了千年难逢的真传,直取师旗作为自己的衣钵; 有弟弟被选为五洲百杰之首,早早就把家世服单于。 注释 - 从师得千载一见之人: 指通过跟随某位大师学习,获得了难以复制的知识和技艺。 - 直取旌麾作衣钵: “旌麾”通常是指军旗或指挥用的旗帜,这里比喻师傅所传授的技艺或学问。"衣钵"是佛教中师徒传承的重要象征,这里用来表示学习的对象和目的。 - 有弟为五洲百杰之选:
注释: 当使尊章:应当使尊者的章句。 相见交贺:彼此相见,相互祝贺。 自今夫婿,得助益彰:从今以后,这个丈夫的才能将更加显著。 赏析: 《贺李简廷婚联》是一首祝词,作者通过描绘婚礼的场景,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首句“当使尊章,相见交贺”,意思是说应当让尊者(新郎的长辈)的章句得到展现和庆祝,双方要互相祝贺。第二句“自今夫婿,得助益彰”,意思是说从今以后,这个丈夫的才能将更加显著。整首诗语言简练
注释: 裕其为仁,肃其为礼。 媒者曰宜,卜者曰祥。 译文: 贺家的女儿即将出嫁,新郎家应该表现出仁慈宽厚,新娘家应当体现出端庄有礼。 选媒人时讲究吉利,占卜时要祈求吉祥
【注释】 明公:指刘含芳。 齰舌:磨牙,形容发怒时的样子。 太史:指刘含芳的祖父刘知几。 行状:古代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著作。 钻石埋辞:即“钻木燃火”,用来形容埋没自己才能和成就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刘含芳才华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他不善于结交权贵的批评。首句以“如明公可谓才臣”赞其才华出众;次句“鄙夫谬附清流,能无杜门齰舌”,则讥笑刘含芳不合于世俗,而甘于寂寞
【注释】 挽:送别。 丞相:指许振祎。张君嗣:指张方平,曾任丞相。 范巨卿:指范仲淹,他曾为谏官,曾上疏力主“庆历新政”。 【译文】 当年丞相留宾客,竟推男子张方平; 昨夜故人入梦来,远愧平生范仲淹。 【赏析】 《挽许振祎联》,作者在诗中对许振祎生前和死后都十分尊敬。他不仅把许振祎比作历史上的名臣,而且还把许振祎比作了自己的先师。 “当年丞相留宾,竞推男子张君嗣;”意思是说,当年丞相留下贵宾
这首诗由四句话组成,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首先,“视官事如身,身瘁多因急民病”,表达了作者对公务的严肃态度和责任感。他将处理的公事视为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一旦公务繁重到需要他亲自处理时,他就会感到身心俱疲。这种责任感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解县符召我,我来何处共君言”,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被召去处理紧急公务,而此时他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时间或地点与朋友共同商讨事情
【注释】 挽翁大家联:挽,挽留;翁大家,即翁同龢,字同龢、号寄庵,晚号瓶樵。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篆刻家。联:指挽诗。 乡绅士欲上史官:想当史官。 匪惟励节冰霜:不但激励自己保持高尚的节操如冰霜般纯洁坚贞。 开卷兼通文选学:打开书卷就能通晓《文选》。文选,是汉代所传的儒家经籍和诸子百家著作的选集。 儿女曹顿亡师表:你这些年轻人,一下子都成了没有榜样的儿女。 记取行年八十
【注释】 挽:慰问。文子、文孙:指儿子与孙子,是尊称。东极:日出之地,即东边。西极:日入之地,即西边。儒宗:儒家学派之领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姚立庭母亲的悼念词,表达了对母亲生前功德的颂扬和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全诗以赞美为主,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首句“少年侍当代儒宗”,描绘了母亲年轻时在儒家学派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这句诗通过“东极日出,西极日入”的意象,展现了母亲一生为学、为教
【注释】 1.挽牛辅廷祖母联:这是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牛辅廷的祖父为国捐躯;下联说的是牛辅廷的文孙继家声业而官至吏。 2.冢嗣:指祖辈。 3.建鼓求亡:在鼓中击鼓以招魂,是古代祭祀时用以招魂的方法。这里比喻为国难而死。 4.文孙:孙子。 5.搴帷(qiān wéi)行部:指视察官吏政绩。搴,取,开。帷,帷幔。行部,出巡考察。 6.圣恩多:圣明的恩泽很多。 【赏析】 此联为牛辅廷祖父牛弘之墓志铭
【注释】 吾父:我的父亲。高弟:高辈之弟,指我的叔父。石交:坚贞不渝的交情。老:指王畏甫。慭(juàn)遗(wèi):犹依依。永别:永久的分别。良子:即良嗣,王畏甫的儿子。前驱:前面开路。良嫔:王畏甫的女儿。九原:死者的墓地。 【赏析】 《挽王畏甫联》,元代张可久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为好友王畏甫所写悼念词。全诗四句,每两句一组,对仗工整,平仄相谐,音节铿锵悦耳。 开头二句“吾父之高弟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李鸿章妻子的挽联。挽联通常用于哀悼或庆祝,而在这首诗中,它是用来祝贺李鸿章的妻子。 诗句释义: 1. 相国垂声千载,配相国因之千载,千载难逢,神其奚恨; 相国:指的是李鸿章。李鸿章曾担任过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的多个要职,如总理衙门大臣、北洋大臣等,因此被称为“相国”。 垂声:形容名声大噪。 配相国:指与李鸿章结为夫妻。 千载:表示漫长的时间。 难逢:不容易遇到。 神其奚恨
【译文】 老天要运去,挽也难留。天上的刘公无用武之地; 变化多端,回避得好,人间蔡泽时运不好。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友人病故后,写来吊唁之辞。诗人运用了典故,抒发对朋友不幸遭遇的同情之情。 “挽韩淦泉联”,即指挽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有“文起八代之衰”之称。韩愈与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古文作家。 首句“运去挽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