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首高天雁正过,岛屿苍茫晚犹靓。
移情是处感成连,尘虑喧嚣一时屏。
故人已去乡思深,梦入通天见沈炯。
低头重忏起灭心,水本无波木无瘿。
【诗句释义】
漫堂先生过海门:指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断肠何处哭黄昏”的句子,所以用“漫堂”来代替。
出示倡和诗:是说王维在海门给朋友赠送自己的作品。即用人日出郭韵题卷尾: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郭,指边塞。
举首高天雁正过,岛屿苍茫晚犹靓。移情是处感成连,尘虑喧嚣一时屏。
举首高天雁正过,举头望见天空中飞过的大雁。
岛屿苍茫晚犹靓:岛上景物苍茫、傍晚时分仍然美丽动人。
移情是处感成连,移情是说把情感移注到别处。是处指处处,感成连是指感情由此而引起的联想或感触,连在一起了。
尘虑喧嚣一时屏,世俗的忧虑被暂时抛开了。
故人已去乡思深,故乡亲人已经离去,思念之情更加深沉。
梦入通天见沈炯,梦见自己进入天宫见到沈炯。
低头重忏起灭心,低下头重新思考天地万物的生灭变化。
水本无波木无瘿,水本来没有波澜,树木本来没有瘤子。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对友人在海上送别时的酬答之作,全诗抒发了作者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
第一句“漫堂先生过海门”,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断肠何处哭黄昏”的句子,所以用“漫堂”来代替。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第二句“出示倡和诗”,是说王维在海上给朋友赠送自己的作品,以示友好。这里的“倡和”是指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即以诗歌的形式互相唱和,表达彼此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至六句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抒情。“举首高天雁正过,岛屿苍茫晚犹靓”,描述了一幅大雁南飞、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这里的“移情是处感成连,尘虑喧嚣一时屏”表达了作者将情感移注到别处,从而忘却世俗忧虑,享受片刻的宁静和美好。
第七句“故人已去乡思深”,表达了作者因为朋友离去而感到深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梦入通天见沈炯”,则通过梦境中的天宫场景,寄托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低头重忏起灭心,水本无波木无瘿”,则是在表达作者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这两句诗既体现了王维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