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戴公渤海英,谏书早动承明庭。
勋业已过杜元凯,诗篇不数刘长卿。
有时点笔画丘壑,丹崖碧水云烟落。
不将彩绘竞声名,但取经纶寓盘礴。
此时四海渐无故,天子神明托豪素。
上苑羞图宋帝鹰,中林爱写宣皇兔。
闻公名姓识公才,敕使频教供御来。
百尺鹅溪图海岳,千番蜀纸画楼台。
画成催进翔鸾殿,展看遥闻至尊羡。
已裁宫锦赐天衣,宸章更使朱提炼。
御制丹书四字篇,上言米芾画中禅。
下言烟峦世所少,吁嗟汝说真其传。
印凡大籀一十六,螭钮龙函裹黄袱。
天上中涓一骑来,人间忽见云霞簇。
诏曰作画尽教钤,赐汝子孙宝无失。
小臣此时适在旁,亲见君臣契如一。
我闻蹇夏当年曾有此,纠缪绳愆传国史。
又闻宋室郑介夫,流民作绘讥当途。
元宗昔日好观画,□□为进比干图。
这首诗是戴尚书的《银印歌》,表达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对绘画技艺的高超追求。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尚书戴公渤海英,谏书早动承明庭。
- 尚书戴公(指戴熙),他出生于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以才智闻名于世,他的书法和画艺都达到了很高水平,被皇帝赏识。
- 勋业已过杜元凯,诗篇不数刘长卿。
- 杜元凯和刘长卿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戴熙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不如这两位前辈,但他在绘画方面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有时点笔画丘壑,丹崖碧水云烟落。
- 戴熙擅长山水画,他的画作生动传神,富有诗意。
- 不将彩绘竞声名,但取经纶寓盘礴。
- 戴熙不追求名利,而是注重绘画技艺和内涵的传承。他认为真正的画家应该通过绘画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此时四海渐无故,天子神明托豪素。
- 当时天下太平,皇帝英明,戴熙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 上苑羞图宋帝鹰,中林爱写宣皇兔。
- 戴熙曾为宋朝皇帝画过鹰和兔子,这些作品受到了皇帝的喜爱。
- 闻公名姓识公才,敕使频教供御来。
- 皇帝听闻了戴熙的名字和才能,经常派人去请他去皇宫为皇帝画像。
- 百尺鹅溪图海岳,千番蜀纸画楼台。
- 戴熙用高超的技艺绘制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其中不乏传世之作。
- 画成催进翔鸾殿,展看遥闻至尊羡。
- 当戴熙的画作完成时,皇帝会将其送往皇宫,让皇帝欣赏并感叹其技艺之高超。
- 已裁宫锦赐天衣,宸章更使朱提炼。
- 皇帝已经将戴熙的画作赏赐给了皇宫中的宫女,并且还特别要求将画作进行提纯处理。
- 御制丹书四字篇,上言米芾画中禅。
- 皇帝为戴熙的画作题写了四字箴言,这是对他的赞美和鼓励。
- 下言烟峦世所少,吁嗟汝说真其传。
- 皇帝认为戴熙的画作中描绘的烟峦景色非常罕见,并赞叹道:“你真的将这些画法传了下来。”
- 印凡大籀一十六,螭钮龙函裹黄袱。
- 戴熙的画作被赋予了特殊的印章,上面刻有十六个大篆文字,这是对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 天上中涓一骑来,人间忽见云霞簇。
- 皇帝突然派出一队人马前来迎接戴熙,这让整个宫廷都为之震惊。
- 诏曰作画尽教钤,赐汝子孙宝无失。
- 皇帝下令允许戴熙将画作随身携带,并嘱咐他将这些作品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让他们永远保持这种艺术传统。
- 小臣此时适在旁,亲见君臣契如一。
- 作为朝廷小官,我有幸见证了戴熙与皇帝之间的深厚关系。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默契,就像一对兄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