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大臣爱君固有道,笔墨微茫存典奥。
公权托讽岂无因,公乎公乎何以报。

【注释】

①尚书:官名,汉、魏至唐为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长官。②公权:指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公之)和柳公权(公权),两人皆以书法名世,故称“二公”。③有道:谓合乎道德准则。④微茫:模糊不清。⑤典奥:深奥的经典之作。⑥公乎:同“躬”,自己。⑦何以报:用什么报答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向皇帝献上的一首诗,内容是对“大臣爱君固有道”的赞颂。

首句点明主旨,说明臣子对国君的爱是符合道德法则的,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纲。“大臣爱君固有道”,意思是说大臣对君主的爱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爱,也不是不问是非地一味讨好。这种爱是建立在君臣关系上的一种正常感情。“笔墨微茫存典奥”两句,是进一步强调这一点。“笔墨”指文章,“典奥”指深奥的文章。这句的意思是说文章写得再好,也只不过是些微茫的东西,只有那些深奥的文章才能反映出君主的治国之道。

第二句“公权托讽岂无因”,这是作者在赞扬“二公”。他借颜、柳二人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说自己之所以写此诗,并不是要歌颂自己的爱君之情,而是想借此来批评当时的政治。因为当时朝廷中一些奸臣当道,他们口蜜腹剑,专横跋扈,把忠良贤臣都排斥在外,弄得政治混乱黑暗,百姓疾苦。因此,作者希望皇帝能够醒悟过来,不要被奸臣所蒙蔽了双眼,应该像“二公”那样,为国家着想,关心民众疾苦,重用贤才,这样才能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第三句“公乎公乎何以报”,是作者的自我表白,也是他对“二公”的敬仰。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敢于这样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是因为自己与“二公”有共同之处,也就是他们都是以国事为重,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因此,他要以“公乎公乎”来表示对“二公”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虽然语言平实,但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使人感到它所传达的感情是非常真挚而深沉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