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尽长廊觉倦游,丛蕉出屋小轩幽。
壁间诗在红埃满,窗下香残碧缕浮。
喜有绳床容我借,更因茗碗为君留。
忽惊林杪湘山露,谁作江天数笔秋。
步尽长廊觉倦游,丛蕉出屋小轩幽。
壁间诗在红埃满,窗下香残碧缕浮。
喜有绳床容我借,更因茗碗为君留。
忽惊林杪湘山露,谁作江天数笔秋。
注释:
步尽长廊:走过长长的走廊。
丛蕉出屋:丛生的芭蕉从屋中生长出来。
小轩幽幽:小而幽静的轩室。
壁间诗在红埃满:壁上的诗被红色的灰尘覆盖了。
窗下香残碧缕浮:窗下的茶水已经喝得只剩下一缕清香。
喜有绳床容我借:喜欢有一张藤床可以让我暂时休息。
更因茗碗为君留:还特意为我留着一杯茶。
忽惊林杪湘山露,谁作江天数笔秋:突然惊觉到了树梢上的秋露,是谁在江上写下了秋天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座古寺中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诗人漫步于寺庙的长廊,感到疲倦而停下脚步,发现周围的环境幽静宜人,于是感叹自己身处一个如此美好的境界。接着,他看到墙壁上的诗被灰尘覆盖了,窗户下的茶水也只剩下一点点清香,这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这里休息过,享受过这份宁静的时光。
诗人又看到了一条藤床,这是他曾经使用过的,现在正好可以借给他人使用。最后,诗人突然发现到了树梢上的秋露,这是大自然的美景,也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环境和个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喜有绳床容我借,更因茗碗为君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借”和“留”这两个动作,将诗人与藤床、茶水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