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山视诸峰,小大若邾莒。
崛起无因缘,翻耻与众伍。
我来陟层巅,危楼势飞翥。
四顾见诸峰,环抱反若俯。
晴溪绕其足,淡荡百花渚。
所惜高木阴,何时就斤斧。
坐讽吴均篇,慨然念时遇。
注释:
毗山:指毗山,位于今江西丰城东北,为赣江支流赣江的发源地。
小大若邾莒:小山小丘像邾、莒那样的小国一样多。邾、莒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崛起无因缘:崛起没有凭借什么原因和条件。
翻耻与众伍:反而感到羞耻与众人为伍。
陟层巅:登上山顶。
危楼势飞翥:高高的楼阁好像要腾空而起。
四顾见诸峰,环抱反若俯:环视四周,群山环绕如同在低头俯首。
晴溪绕其足:清澈的溪水绕过了山脚。
淡荡百花渚:花木繁茂,香气四溢。
所惜高木阴,何时就斤斧:可惜这些高大的树木荫蔽了道路,什么时候才能砍伐?
坐讽吴均篇,慨然念时遇:坐在山上吟诵吴均的篇章,感慨自己的遭遇。
吴均:南朝梁代文学家,曾任建安王萧伟记室参军。他的《吴郡志序》中说:“吴中之山有异者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毗山后所作。他站在山顶远眺,发现周围山峰众多,大小不一,有如古国的诸侯国,因此发出“崛起无因缘,翻耻与众伍”的感叹。他登上了毗山的最高峰,看到了一个开阔的景色,但同时也意识到这里的树木太多,遮蔽了道路。于是他想起了吴均,感叹于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而无法有所作为。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