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黄云飞,天山夜传箭。
男儿好身手,结束事征战。
剑血污金鞍,袍花染成茜。
势绝无援兵,投帻目如电。
不恨死沙场,所恨君不见。
坐令刀笔人,议论明光殿。

【注释】

日暮黄云飞,天山夜传箭:黄昏时,黄沙漫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夜晚来临,在天山脚下的哨所里传来了弓箭声。

男儿好身手,结束事征战:男儿应该练就一身好本事,为保卫国家去征战杀敌。

剑血污金鞍,袍花染成茜:战场上的剑刃上沾满了血,将军战袍上的花也染成了红色。

势绝无援兵,投帻目如电:形势危急,没有援军到来,将军只得披头散发冲入敌阵。

不恨死沙场,所恨君不见:虽然不怕牺牲生命死在战场,但是最遗憾的是自己的英名被埋没,不被世人所知啊!

坐令刀笔人,议论明光殿:白白地让那些舞文弄墨之辈,在这里议论纷纷,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赏析】

《塞下曲》是唐代乐府诗的名篇之一,多写边塞战事和将士生活,以壮阔的意境、高昂的情调,抒写将士们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抱负和爱国精神。此诗描写了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的英勇气概和悲愤心情。

第一句“日暮黄云飞,天山夜传箭”,描绘出一幅边疆黄昏时的景象。日暮时分,黄沙漫天,夕阳西沉;天山脚下的军营中,夜色渐浓,寂静无声,只有远处的狼烟隐隐升起。这是一首写边疆战争生活的诗,描写了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的英勇气概和悲愤心情。

第二句“男儿好身手,结束事征战”,表达了诗人对男儿应勇往直前,为国家征战的决心与信心。第三四句“剑血污金鞍,袍花染成茜”则形象地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惨痛景象。第四五句“势绝无援兵,投帻目如电”进一步渲染了战斗的激烈程度。

最后两句“不恨死沙场,所恨君不见”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无奈之情。尽管他不愿意在沙场上死去,但他更痛恨的是自己的功绩和名声被埋没,无法被世人了解。最后两句“坐令刀笔人,议论明光殿”则是对那些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参与战斗的人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争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放激昂的情怀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怀念。同时,诗人也借对战争的批判,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