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日夜滔滔去,吴楚乾坤有此楼。
南北风云随岸尽,古今烟月逐年收。
袁生歌板成高调,魏帝旌旗失壮游。
倚槛便须重作赋,从来心事耻悲秋。
大江日夜滔滔去
吴楚乾坤有此楼
南北风云随岸尽
古今烟月逐年收
袁生歌板成高调
魏帝旌旗失壮游
倚槛便须重作赋
从来心事耻悲秋
逐句释义与分析:
- “大江日夜滔滔去,吴楚乾坤有此楼。”
- 诗意解读:诗人通过描述大江的奔流不息和楼的独立于天地间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壮丽。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广阔的世界,而楼则成为了观察这一切的高点。这种表达不仅赞叹了自然的壮观,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位置和角色的反思。
-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大江代表着时间的流逝,楼则往往象征着高处的俯瞰和思考。这样的描写常常用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宇宙乃至历史的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抒发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宏大主题,即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
- “南北风云随岸尽,古今烟月逐年收。”
- 诗意解读: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流转的概念,从“南北风云”到“古今烟月”,诗人以天象的变化比喻历史的变迁。风云的消失和月光的逐渐黯淡都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学中,风云常被用作象征国家大事或重大变故的符号,而月光则常被用来象征美好但短暂的事物。诗人在这里使用这些元素,可能是在强调即使是最辉煌的成就最终也会被时间所磨灭。
- 情感表达:这两句诗也透露出诗人对无常的接受和对历史深度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人类经验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 “袁生歌板成高调,魏帝旌旗失壮游。”
- 诗意解读:这句话通过对比袁生(一个可能指古代文人)的音乐才华和魏帝(可能指历史上的帝王)失去权力后的壮游,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这里的“旌旗”是帝王的象征,而“高调”则是音乐中的一种形式。
- 文化意义:在中国历史中,英雄与皇帝的故事经常被用来说明权力与才能的关系。这里提到的情境可能是指那些拥有极高智慧和能力却难以施展的人。
- 情感表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同情,同时也可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 “倚槛便须重作赋,从来心事耻悲秋。”
- 诗意解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感慨和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欣赏眼前的景致,想要尽情享受;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秋之感,因为这种感受与他的人生境遇相关联。这种情感上的矛盾反映了他的复杂心理和深刻的自我反省。
-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学中,秋天常常被用来象征悲凉和感伤。诗人在这里用“心事”来指代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情感的深沉关注。
- 情感表达:这两句话揭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情感流露,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情感细腻和社会责任感。
《登海岳楼次王阮亭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忧思与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