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清溪浸绿云,铃摇九子不堪闻。
人才那用如安石,国事凭谁付仲文。
陌上牛羊朝作队,湖边燕雀晚成群。
人间埋照非容易,风味终须爱曲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日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国事的忧虑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以及注释:

次刘季英江南春兴 其二
水满清溪浸绿云,铃摇九子不堪闻。
人才那用如安石,国事凭谁付仲文。
(注释):

  • 水满清溪浸绿云:指春天江水涨满,清澈的溪流映着绿色的云彩。
  • 铃摇九子不堪闻:铃声随风摇摆,九个铃铛发出的声响听不清楚了。
  • 安石: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因变法被贬至金陵。
  • 仲文:此处泛指能处理国事之人。

译文:
春日里江水上涨,清澈的溪流映着绿色的云朵。风吹动铃铛,九个铃铛发出的声音听不清楚了。这样的人才哪里需要像王安石那样去治理国家呢?国事又该托付给谁呢?

赏析:
首句“水满清溪浸绿云”,描绘了江南春天时溪水涨满的景象,溪水与绿色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浸”字形象地表现了溪水与云朵相互交融的情景。而“铃摇九子不堪闻”则通过铃声的变化,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正在逝去。这里的“不堪闻”不仅是对声音变化的直接描述,也暗含了人们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

接下来两句“人才那用如安石,国事凭谁付仲文”,则是在感叹当前缺乏像王安石那样的贤才来拯救国家。这里的“安石”是指王安石,他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因推行新法而被贬至金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局势的担忧。

最后两句“陌上牛羊朝作队,湖边燕雀晚成群”,描绘了乡村的宁静景象。牛群和羊群在清晨结伴而行,傍晚时分燕子和麻雀也聚集在一起。这些自然景象虽然美丽,但却无法消除诗人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政治形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展现了他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