褦襶何堪触暑游,为君乘兴到林丘。
亭台已逐新人改,风月难将往事留。
满引敢辞长庆老,豪吟不解杜陵愁。
况逢颖达能相好,爱看青山共倚楼。
顾书先招同宗梅岑诸子集饮郝园,即空翠阁旧址。时孔东塘国博后至。
褦襶何堪触暑游,为君乘兴到林丘。
亭台已逐新人改,风月难将往事留。
满引敢辞长庆老,豪吟不解杜陵愁。
况逢颖达能相好,爱看青山共倚楼。
赏析:
本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时代变迁的古诗。诗人通过与友人在郝园相聚的场景,回忆了昔日的旧友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诗句中的“亭台”暗示了时代的更迭,而“风月”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关键词解释:
- 褦襶:指年少时期,也泛指年轻。
 - 亭台: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用以供人休息或观赏风景。
 - 长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号,此处用来形容自己曾经的文学成就。
 - 杜陵:杜甫的故乡,这里用来象征故土和过往的岁月。
 - 颖达:指唐朝名士赵翼,此诗中以朋友的身份出现,象征友谊和支持。
 - 登勾曲兮常良,揽薜带兮筠裳:《楚辞·天问》中的句子,形容穿着华丽的衣服。
 - 白驹:《诗经·小雅》中“白驹过隙”的比喻,指时间飞逝。
 - 水浅浅兮石楚楚:出自《诗经·郑风》,形容水的清澈和石头的质朴。
 - 郗氏:古代的一个家族,这里代指文人墨客。
 - 陶家侧:陶渊明的居所,这里象征归隐的生活。
 - 殷浩: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此句暗指自己的志向。
 - 许我留真气:意指希望保持真实的自我。
 - 黄金:常用来代表富贵,这里比喻物质财富。
 - 真气:道家哲学中指人的本性或道德精神。
 - 涅槃:佛教术语,指一种解脱痛苦的状态。
 - 羽化:道教用语,指成仙飞升。
 - 吾生:作者自指。
 - 叶迦陵:指山林中的幽静之地。
 - 迦陵别倦驼庵:迦陵(山名)上的寺庙,表示旅途劳顿。
 - 南至大琉球:古代对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称呼,如琉球群岛等。
 - 帝号俄罗斯:俄国的古称,这里用作地理方位。
 - 国子师:古代学官,这里指学者或学问之士。
 - 皇帝临辟雍:辟雍是周代的大学,皇帝亲临表明其重视程度。
 - 百骸:全身的各个部分,这里比喻整个身心。
 - 拙退:谦逊退让,不追求功名利禄。
 - 从心至百骸:意为完全按照内心的意愿行事,不受外界影响。
 - 无一不自由:指身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拙退是其分:认为适时退隐是自己的天赋职责。
 - 汉家通西域:汉朝时期开通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
 - 大琉球:日本冲绳附近的岛屿,历史上为中国领土。
 - 高名骊:古代地名,可能指现在的某个地区。
 - 俄顷:很短的时间单位,这里表示短暂的时刻。
 - 七旬:七十年,古代以七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
 - 百侣:众多的朋友或同辈。
 - 闲濯足:闲暇时洗脚解乏的动作。
 - 解巾快搔头:解开头巾,用手挠头皮的动作。
 - 如此来几时:这样的聚会还能持续多久?
 - 已过六七秋:已经过了六七个秋天。
 - 从心至百骸:按照内心的感受去行动,达到全身的每一个地方。
 - 脱袜慢濯足:脱下袜子慢慢清洗脚。
 - 眼明见青山:视力好能看到远方的青山。
 - 耳醒闻碧流:耳朵灵敏能够听到潺潺的水声。
 - 身随朔雁同为客:身体如同北行的候鸟一样四处漂泊。
 - 心似南针尽指乡:心思如同指南针一样指引回家的方向。
 - 极目山川如画:放眼远望山峦如同画一般美丽。
 - 汉家通西域:汉朝时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交通线。
 - 帝号俄罗斯:俄国当时的称呼为俄罗斯帝国,这里可能误植。
 - 各遣子弟来拜国子师:各国派遣子弟前来学习中国的教育制度。
 - 皇帝临辟雍:皇帝驾临辟雍这一古代学府进行巡视。
 - 皇:指皇帝,这里特指康熙皇帝。
 - 皇:指皇上,这里特指康熙皇帝。
 - 脱袜:脱下袜子,表示休闲放松。
 - 解巾:解开头巾,通常用于读书或思考时。
 - 搔头:用手挠头,表示思考问题或寻求答案。
 - 爱看青山共倚楼:喜欢欣赏周围的青山并一起站在楼上。
 - 爱看:喜爱观看的意思,这里强调对青山美景的喜爱。
 - 共倚楼:一起倚靠在楼台上欣赏景色。
 - 顾书先招同宗梅岑诸子集饮郝园园即空翠阁旧址时孔东塘国博后至:顾书先邀请同宗的梅岑诸子在郝园园即空翠阁旧址聚集饮酒,当时孔东塘作为国博也在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记录,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情感交流的体现,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们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联结和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