澼絖相传早得封,宁知身杂酒家佣。
饥多懒向屠门过,呤苦常从饭颗逢。
谁使老人为汉客,徒因娇女学吴侬。
时时运甓成何济,犹阻天关第八重。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穿着破旧的衣服,过着艰苦的生活。虽然我曾经得到过封赏,但现在却身陷其中,成为了一个酒家的小佣人。
我厌倦了这种生活,不想再去屠户那里工作。但是,我又经常在饭粒中寻找到一些乐趣。
是谁使我变成了汉客?又是谁让我学会了吴侬软语?
我努力地运砖,但仍然无法改变我的困境,只能被天关第八重所阻挡。
澼絖相传早得封,宁知身杂酒家佣。
饥多懒向屠门过,呤苦常从饭颗逢。
谁使老人为汉客,徒因娇女学吴侬。
时时运甓成何济,犹阻天关第八重。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穿着破旧的衣服,过着艰苦的生活。虽然我曾经得到过封赏,但现在却身陷其中,成为了一个酒家的小佣人。
我厌倦了这种生活,不想再去屠户那里工作。但是,我又经常在饭粒中寻找到一些乐趣。
是谁使我变成了汉客?又是谁让我学会了吴侬软语?
我努力地运砖,但仍然无法改变我的困境,只能被天关第八重所阻挡。
集芝麓先生寓园其一 雨过双扉阖,花残景乍清。 心怜三月树,气尽六朝莺。 吟缁迟分斝,谭深费煮羹。 前期还共惜,濠濮少人行。 注释: 1. 雨过双扉阖:雨水过后,两扇门闭合起来,象征着一种宁静和结束。 2. 花残景乍清:花朵凋零,景色显得清新,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怀念。 3. 心怜三月树:心中充满了对春天树木的喜爱,三月正是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 4. 气尽六朝莺
注释: 篱笆和槿树都因秋风吹落而悲伤,这秋天的到来在这新的地方显得格外凄凉。 浅深的颜色都充满了韵味,次第排列就像含着笑意的样子。 露水下是庚申节,高天中是甲子人。 看着彼此的脉脉含情,烂漫如天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篱笆和槿树在秋日里的悲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篱槿悲摇落”,篱笆和槿树都是植物,它们在秋天到来的时候都会感到悲伤
【注释】 种菊诗为坦夫赋 其二:种菊花。 无俗性:没有世俗的品性。 转便娟:转为秀丽娇媚。 黄农后:黄巢农民起义军失败后。 青女:指织女星。古人认为织女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岂悲时已暮:难道只是悲伤时光已经过去。 所得地犹偏:得到的田地还是不均匀。 萧瑟陶公意:表达出萧瑟的心境。 孤吟费酒钱:独自饮酒,吟诗作乐花费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的诗。首联“幽花无俗性,寒至转便娟
注释: 1. 藤萝看石上,今夕又焚香。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夜晚静谧环境中,独自欣赏藤萝、焚香的情景。藤萝生长在石头上,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焚香,更显得心境平和、宁静。 2. 木榻经年改,罗衣半夜凉。 - 这句描述了诗人长时间躺在木床上的情景。木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改变,而罗衣则是指女子所穿的丝质衣服,在半夜时分感到了凉爽。这里的“凉”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
次韵赠伯紫 子非今士,萧然一褐宽。 空山吟欲响,古道哭无端。 石瘦池痕浅,霜高水影乾。 远游诚不偶,相语爱新寒。 注释: 1. 之子非今士:这里的“之子”指的是伯紫,“非今士”意味着他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士人。 2. 萧然一褐宽:形容伯紫穿着简朴,如同一个宽袍大袖的古代士人。 3. 空山吟欲响:在空旷的山林中吟诵诗句,声音仿佛要传遍整个山谷。 4. 古道哭无端:在古老的道路上行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归广陵》组诗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句释义: 1. 柳渐无堪折(liǔ jiàn wú kān zhé):柳树渐渐没有可以折断的地方,比喻朋友离开后,再相见的机会少,难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新寒况古城(xīn hán kuàng gōng chéng):新的寒冷天气更添上古城的凄凉
【注释】: ①素:指白芍药。 ②春庭:春天的庭院,即花园。 ③砌(ji砌):台阶。 ④宫梅:宫中的梅花。 ⑤醉好:喜欢。从人习:跟随别人的习惯。 ⑥情多:情感丰富。耐客来:能够承受客人来访。 ⑦翻愁离别处,憔悴是青苔:翻(fān翻)着愁思,是因为离别的地方长满了青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寓园中看到芍药盛开,便想起与友人相聚赏花的情景;听到初月上宫梅,又想到与友人一起赏梅
【注释】 客心:客居他乡之心。愁不极:忧愁没有尽头。芳草、梅花:分别指春天的花草和冬天的梅花,此处比喻离别。忧危:忧虑危险。观意气:观察人的志向。聚散:指朋友之间的分离或聚集。 潦倒:失意落魄的样子。杨亭酒:即“阳亭酒”。阳亭是晋代王献之任吴兴太守时所建的酒楼名。子荆:作者的朋友王献之(字子荆),曾与作者交游甚密。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作于作者在江州任司马期间。 开头两句
【注释】 雪后送芝麓先生游淮上其一: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逢迎天下惯,严武况斯文。 赏析: “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诗人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对芝麓先生的深情厚谊,以及芝麓的豪爽和慷慨;“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这是写景,也是在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这是写景,更是在借景抒情
【注释】 ①赋得送秋兼送客:唐代的科举考试中,“赋”是考试的一种文体,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写一篇赋文。此诗为考试时所作,所以用“赋得”。送秋兼送客:诗人送友沂还广陵的时候,又感到秋天的来临。 ②一夜悲风起:悲凉的秋风在一夜之间席卷而来。悲风:指凄冷、萧瑟的风。 ③江山又送秋:江山之间又传来了秋季的消息。 ④白杨摇短策:飘摇的树枝和短小的木杖随风摇曳。 ⑤黄叶打轻裘:落叶打在轻薄的衣裳上。
【注释】 炎炎三伏过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三伏天炎热无比,中伏过后天气转凉,秋天的气息已经提前来临在寂静的农家。 闭门积雨藓封径,寒塘白藕晴开花。门内长年不出门,门前积雨苔藓覆盖了小径,寒塘上白嫩的荷叶在晴天开放出洁白的花朵。 吾侪酷爱真乐妙,笑谈相对兴无涯。我们这些文人雅士热爱着真乐妙趣,开怀畅谈到兴致无穷。 山童解烹蟹眼汤,先生自试鹰爪芽。山里的童子会做蟹黄蟹膏的蟹眼汤
杂感诗和上若韵 其三 旧筑愁城渐受降,三春花气扑瑶釭。(注释:古老的城墙终于在战争的压迫下投降了。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花香一样浓郁。) 雕龙此日人无几,扪虱当年客少双。(注释:当年的英雄已所剩无几,曾经的客人也已寥寥无几。摸虱子的人也少了。) 桐帽可能登广席,竹灯尝自照幽窗。(注释:或许可以带着桐木制的帽子去宴会厅里高谈阔论;曾经独自享受竹林中微弱灯光的幽静。) 肯教一曲琵琶泪
这首诗是送别德上人之归宗之作。诗人在送别之际,对德上人进行了深情的描绘和赞美。全诗如下: 湓江万朵真蓝泼,寒空翔舞狂如活。 白龙擘开苍翠飞,烂银鳞甲千寻发。 舂岩触石声震山,金石谼洞奏深壑。 野风吹断蒙山云,松端仿佛遗楼阁。 中有道人如婴儿,颓然一身无所为。 而今妙誉走天下,衲子向风争奔驰。 自嗟匏系天一角,睫交去梦渺难追。 何时再拜觐珠玉,激昂吐我胸中奇。 上人今向山中去,明年应到云生处。
赠李敬修 荷山锦水灵秀钟,半千嘉运生英雄。 李郎年少韵洒落,天容道骨轩仙风。 下帷默与贤圣对,钩深索隐皆旁通。 肝肠盘屈叠丽锦,心胸洞彻光玲珑。 文章气焰长万丈,那应笔梦生春虹。 桂枝未折白月窟,麻衣尚走红尘中。 岩僧素有孝基眼,观人虽众无如公。 昂霄耸壑跬可待,行行不用啼途穷。 【注释】 - 荷山锦水源出四川彭县东北,流经成都市区北郊,注入成都平原。这里借指诗人的家乡和生活环境。 -
【注释】 杂感诗和上若韵 其一:杂感诗,即感慨时事、抒发情怀的诗歌。“若”指作者的字。 摩天渐陆一秋鸿:秋天的鸿雁飞向天际。 物我由来事不同:人与事物总是不同的。 作吏漫夸龚北海:做官的时候随便夸耀自己像东汉时的龚胜一样。 著书曾学董仲舒:写书的时候学过董仲舒的著作。 那知工拙分齐瑟:怎么知道工巧和拙劣就像齐地的瑟一样呢? 莫为存亡问楚弓:不要因为国家存亡而询问楚国的弓。 几亩黄花三径竹
赠王性之 性之自是英特人,唯恐富贵来逼身。 我非宝公亦识子,地上复见天麒麟。 眉间爽气照秋色,山水顿觉生精神。 胸中撑拄万卷读,对客倾泻如崩云。 不恨子未识和仲,但恨和仲未识君。 道山归计傥可缓,且复白帢拖红尘。 他年携我渡弱水,侥幸一看瀛州春。 诗成笑答千岩响,东崦峰头涌玉轮。 注释: 1. 性之自是英特人:性之天生聪明、卓越不凡。 2. 我非宝公亦识子:我不是宝公(指道家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