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壹风流客共传,翛然鹤立似神仙。
爱莼直走三千里,种树今来二十年。
碧嶂高低横醉眼,玉台左右倚吟肩。
如何更恋湖光好,苏小门前又放船。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莼菜和树木的特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
赵壹风流客共传,翛然鹤立似神仙。
注释:赵壹(约公元162年前后在世)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以文采斐然著称。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文采出众,与下文的“莼菜”相呼应,表明赵氏与莼菜一样,都是具有独特韵味的事物。“翛然鹤立”形容赵某如同一只鹤一样高洁独立,而“神仙”则是对他人格和才华的极高赞誉。
爱莼直走三千里,种树今来二十年。
注释:“爱莼”意味着作者对莼菜的喜爱之情,这可能源自他对莼菜生长环境或味道的欣赏,亦或是莼菜在文化上的象征意义。“直走三千里”形容莼菜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能够迅速长到很远的地方;“种树今来二十年”则可能是比喻作者种植或栽培某项事业已有相当时间,但尚未取得成功。
碧嶂高低横醉眼,玉台左右倚吟肩。
注释:这句中的“碧嶂”指的是青翠的山峰或山崖,“玉台”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或者建筑,也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美好的场景或事物。“横醉眼”形容诗人看到这些美景时的心情愉悦到了极点,仿佛要醉倒;“倚吟肩”则描绘了诗人一边吟诵诗歌,一边倚靠在某个地方(如玉台)的情景,展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如何更恋湖光好,苏小门前又放船。
注释:“苏小”是南朝时期的一位美女,这里可能是指苏小小。诗句中“湖光”指的是湖泊的美丽景色,“放船”则暗示着诗人想要享受宁静美丽的湖泊风光。然而在诗人眼中,湖光虽美却无法比拟苏小门前的那份宁静和美丽,因此说“如何更恋湖光好”,即问自己为何不在那苏小门前放下船只,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丽。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诗人通过对赵氏的赞美和对莼菜的深情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中的“碧嶂”“玉台”“放船”等意象,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湖光”与“苏小门前”,表达了对生活中某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的珍视和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