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肯道数偏奇,身世谁知两不宜。
误信读书应有此,耻为束带复何之。
瓮头吏部真名士,柱下先生是𨗳师。
跃马刺肥诚未易,又看闲过百花时。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当年肯道数偏奇,身世谁知两不宜。
- “当年肯道数偏奇”:指在年轻时就认为自己的命运与众不同。
- 注释:感叹自己年少时就有非凡的预感或见解。
- “身世谁知两不宜”:形容命运对自己既非贵即贱的矛盾状态。
- 注释:暗示自己的一生似乎注定了无法达到预期的高位,或始终处于困境中。
- 误信读书应有此,耻为束带复何之。
- “误信读书应有此”:误以为通过读书就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 注释:表达了对现实不满,认为读书并不能带来改变。
- “耻为束带复何之”:因为羞耻于自己的境遇,而不愿再继续这样的生活。
- 注释:感到羞愧,不想再过这种束缚和压抑的生活。
- 瓮头吏部真名士,柱下先生是𨗳师。
- “瓮头吏部真名士”:形容某人虽身处简陋之地,却能保持清高的品质。
- 注释:用“瓮头”比喻简陋的环境,但依然能保持内心的高洁。
- “柱下先生是𨗳师”:形容某人虽地位不高,却有深厚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 注释:以“柱下”喻指地位低微,而“𨗳师”表示其有高尚的师德。
- 跃马刺肥诚未易,又看闲过百花时。
- “跃马刺肥诚未易”:形容努力进取但难以成功。
- 注释:尽管有所追求,但却难以取得预期的成就。
- “又看闲过百花时”:暗示人生如同春天般短暂,应珍惜每一个当下。
- 注释: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年华。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身遭遇的反思,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自我认识和对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读书和身份的探讨,反映出对社会现状和个人价值的反思。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和珍视时间的观念,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