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干森森挂绿萝,涛声入夜答清哦。
崔丞旧日应嫌少,郑叟当年未足多。
已待化龙犹夭矫,不堪巢鹤共婆娑。
主人珍重非无意,曾历风霜未肯磨。
注释:
- 艺圃诗为学在赋其三六松轩
- 虬干森森挂绿萝 - 形容松树的树干弯曲、粗壮,如同苍翠的藤萝缠绕。
- 涛声入夜答清哦 - 指山间溪流的涛声在夜晚回荡,回应着诗人的吟哦。
- 崔丞旧日应嫌少 - 崔丞,指古代的官职或职位,这里的“嫌少”可能意味着对某种成就、地位或者才华不足的不满。
- 郑叟当年未足多 - 郑叟,指一位年长的智者或贤者,这里指的是他当年的智慧或才能尚未达到极致。
- 已待化龙犹夭矫 - 比喻人已经具备了成大器的条件和潜能,但仍未完全展现出来。
- 不堪巢鹤共婆娑 - 巢鹤,指栖息的鹤群,这里比喻那些能够自由自在生活的人或事物。
- 主人珍重非无意 - 暗示虽然自己珍视这些品质,但并不是为了炫耀或故意展示。
- 曾历风霜未肯磨 - 表示曾经经历过各种艰难困苦,但从未因此变得圆滑世故,依然保持自己的本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诗中的“虬干森森挂绿萝”,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已待化龙犹夭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有如龙一般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还通过对比崔丞和郑叟的不同境遇,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和意义,不应该因为社会的偏见而低估或忽略。
最后两句“主人珍重非无意,曾历风霜未肯磨”则是诗人对读者的一种鼓励和启示。它告诉我们,珍视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并非出于无聊或炫耀,而是出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坚守。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风雨和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坚定和勇敢,不被世俗所动摇。这种精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也是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追求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