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传妖梦骇人闻,痛哭山阳已暮曛。
异数三年曾近日,虚名一代自凌云。
谪仙此日无遗女,方朔当年少细君。
阳羡荒田无二顷,不知何处垒孤坟。

谁传妖梦骇人闻,痛哭山阳已暮曛。
异数三年曾近日,虚名一代自凌云。
谪仙此日无遗女,方朔当年少细君。
阳羡荒田无二顷,不知何处垒孤坟。

注释:

  • 谁传妖梦骇人闻:谁传来了令人震惊的妖梦?
  • 痛哭山阳已暮曛:悲痛欲绝地哭倒在山阳县(今江苏淮安)的夕阳下。
  • 异数三年曾近日:不同的时间曾经接近。
  • 虚名一代自凌云:虚有其表的名声一代又一代地流传。
  • 谪仙此日无遗女: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在这里的日子没有留下任何后代。
  • 方朔当年少细君: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年轻时是位年轻的才子。
  • 阳羡荒田无二顷,不知何处垒孤坟:在阳羡这个地方,荒芜的田地没有两块,不知道这些坟墓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诗是顾炎武对陈某太史的哀悼之作。诗中通过回忆与陈某太史共事的经历以及对其人品和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谁传妖梦骇人闻”以一个疑问句开头,引出了诗人对陈某太史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陈某太史的深深敬意。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详细描述了自己与陈某太史一起经历的种种情景,如“初仕越州理”,即陈某太史刚到任时的情景;“南渡侍省垣”,即陈某太史在南渡时的表现;“告归松江上”,即陈某太史辞官后回到松江的情景等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陈某太史的才华和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陈某太史的深深怀念和敬重之情。最后两句,“阳羡荒田无二顷,不知何处垒孤坟”,则以陈某太史生前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陈某太史的哀思之情。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悼念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