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亮同称旧辈行,可怜为位寝门傍。
剖鱼虚报还相见,下鵩宁知果不祥。
好友谁能归广柳,诸生犹自重长杨。
可怜身隐名空在,此日人琴转自伤。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瑜亮同称旧辈行,可怜为位寝门傍。
剖鱼虚报还相见,下鵩宁知果不祥。
好友谁能归广柳,诸生犹自重长杨。
可怜身隐名空在,此日人琴转自伤。

译文

瑜亮同称旧辈行,可怜为位寝门旁。
剖鱼虚报还相见,下鵩宁知果不祥。
好友谁能归广柳,诸生犹自重长杨。
可怜身隐名空在,此日人琴转自伤。

注释

  1. 瑜亮同称旧辈行:周瑜和诸葛亮都被尊称为“美男子”,他们都是杰出的人物,因此被一起称赞。
  2. 可怜为位寝门傍:可惜的是,他的位置就在卧室旁边,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
  3. 剖鱼虚报还相见:可能是因为担心暴露自己的秘密,所以向朋友谎称自己已经剖开鱼并归还了。
  4. 下鵩宁知果不祥:或许他不知道,他的下落并不吉祥。这里的“下鵩”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5. 好友谁能归广柳:谁能够像广陵散那样,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6. 诸生犹自重长杨:学生们仍然重视长杨的学问和声望。这里的“诸生”可能指的是学生或学者。
  7. 可怜身隐名空在:虽然他的名字和名声都已经消失了,但他的身体仍然存在。
  8. 此日人琴转自伤:这一天,人们弹奏起他的歌曲,我不禁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其年的生活和遭遇,表达了对这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人物的同情和哀悼。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境,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才华被埋没、名誉扫地的深深忧虑和不满。这种情感不仅源于个人的经历,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是中国古代文人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