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厄非关已与辰,忧多如尔竟戕身。
传来直谓时相忌,问到虚疑梦未真。
久信奇才无厚福,可能名士有多人。
夜台不断痴情在,一片梨云别是春。
【注释】
①哭陈其年太史:陈其年的墓志铭。
②岁厄非关已与辰:岁数的厄运,并不在于自己和时辰。
③忧多如尔竟戕身:忧虑过多,以至于最终伤害了自己身体。
④时相忌:当权者互相猜忌。
⑤问到虚疑梦未真:问到我时,你们却怀疑是梦境。
⑥久信奇才无厚福:长久以来,大家相信奇才没有福分。
⑦可能名士有多人:或许许多名士都有这样的经历。
⑧夜台:指墓地,这里指死者的坟地。
⑨一片梨云别是春:一片梨树云霞,别是一番春天的景象。
【赏析】
此诗为陈其年之墓志铭。诗人对陈其人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同时指出了当时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全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风格清刚。
首句“岁厄非关已与辰”,意为:命运不济并非自己造成的,也不关及时间、方位。诗人认为,陈其年的死亡并非偶然,而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造成的。这是诗人对陈其人生前境遇的一种概括。
“忧多如尔竟戕身”两句,诗人感叹陈其人在生前就受到了太多的忧虑,以至于最终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这既是对陈其人生前的不幸遭遇的哀悼,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传来直谓时相忌”一句,诗人进一步指出,当权者相互猜忌,导致了许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而死。这是对陈其人遭遇的进一步揭示。
“问到虚疑梦未真”,诗人又进一步说明,当权者对陈其人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根据的。这是对当权者诬陷陈其人的一种揭露。
“久信奇才无厚福,可能名士有多人”两句,诗人认为,许多名士之所以遭受不幸,是因为他们过于自负,认为自己有超人的才华,从而忽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也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
最后两句“夜台不断痴情在,一片梨云别是春”,诗人以陈其人的坟墓为象征,表达了对他一生痴迷于名利而最终未能实现的理想抱负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人又以梨花盛开的景象来比喻陈其人的精神风貌,赞美他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悲剧人物的形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