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尘从一雨清,移家两岁阖闾城。
莺花已付山翁管,烟水应无热客争。
三径竹松归靖节,一床书卷老虞卿。
而今已向崧阳去,更取丹砂问广成。

紫陌尘从一雨清,移家两岁阖闾城。

莺花已付山翁管,烟水应无热客争。

三径竹松归靖节,一床书卷老虞卿。

而今已向崧阳去,更取丹砂问广成。

诗句逐句释义:

  1. 紫陌尘从一雨清:这两句诗描绘了在一场春雨过后,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显得格外清新、洁净的景象。”紫陌”指的是京城中的官道,而”尘”则指路上的尘土。”一雨清”意味着春雨洗净了一切尘埃,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干净和明亮。

  2. 移家两岁阖闾城:诗人提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两年的时间,回到了故乡。”阖闾”是吴国的都城,这里代指家乡。这里的表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厚情感以及回归后的感慨。

  3. 莺花已付山翁管:诗人表示春天的景色已经完全被当地的老人所管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欣赏着自然之美。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尊重与融入。

  4. 烟水应无热客争: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应该没有那些为了名利而争斗的客人。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他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5. 三径竹松归靖节:诗人引用了东晋时期著名隐士的典故,表示自己的隐居生活。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去县令职位后,选择了归隐田园。这里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6. 一床书卷老虞卿:虞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贤士,以其博学多才著称。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学习和阅读的习惯。

  7. 而今已向崧阳去:崧阳可能是指现在的某个地方,诗人表明自己已经离开这里,前往另一个地方。这种变化可能象征着诗人生活中的一次重要转折或新的开始。

  8. 更取丹砂问广成:广成子是道家传说中的人物,常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这句可能是诗人表达希望自己能够像广成子那样拥有长寿与智慧的愿望。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元旦次淡心》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也反映了他对个人生活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意象,如“靖节”、“山翁”、“广成”,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著名的隐逸文化符号,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文化意象,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归宿的隐逸形象。它不仅是对诗人自身经历的回忆,也是对一种理想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