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高斋一眼明,多君位置得闲情。
谁题门巷称通德,自写经函号净名。
支榻正逢溪鸟下,开窗时看岭云生。
也知陵谷须臾过,塔影何当似旧横。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 诗句:
- 一到高斋一眼明,多君位置得闲情。
- 谁题门巷称通德,自写经函号净名。
- 支榻正逢溪鸟下,开窗时看岭云生。
- 也知陵谷须臾过,塔影何当似旧横。
- 注释:
- “一到高斋一眼明”:来到高处的书房,视野一下子变得明亮开阔。
- “多君位置得闲情”:你占据了这个美好的位置,让我有了闲暇的心情去欣赏。
- “谁题门巷称通德”:是谁在门前小巷题字称赞你的德行?
- “自写经函号净名”:自己书写的经文,标榜自己的清净名声。
- “支榻正逢溪鸟下”:摆放好床铺,正好遇到溪边飞鸟落下。
- “开窗时看岭云生”:推开窗户,可以看到山间云雾缭绕。
- “也知陵谷须臾过”:也懂得世事变迁,如同山陵与河谷一样短暂。
- “塔影何当似旧横”:希望塔影能像过去那样横卧于地。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在书房占据有利位置的欣赏和赞美,以及对友人品德的钦佩。首句通过“一”字的运用,展现了空间的开阔和心情的愉悦。接着,诗人通过“眼明”二字,进一步描绘了居高临下的视觉效果。接下来的句子中,“谁题”和“自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赞赏。“支榻”、“开窗”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此环境中的生活情趣。最后,诗人以“陵谷须臾过”和“塔影何当似旧”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誉,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