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甍百尺倚遥天,遗爱曾经六十年。
故老漫夸人似昔,当时真觉吏如仙。
桑麻原野秋闻鼓,罨画湖山晓泛船。
蘋藻托交重自感,几回惆怅白云边。
【注释】
朱甍:红色的屋脊。百尺:高大的百尺高楼,形容文昌阁极高大。倚:依傍。遗爱:遗留下来的恩德或好处。六十年:指陈公在任时间之长。漫夸:随意夸耀。人似昔:与过去一样的人。吏如仙:像神仙一样的官员。罨画:绘有花草的壁画或彩绘。湖山:水边山林。蘋藻:浮萍和草叶。托交:结交朋友。重自感:深感自身渺小。几回:几次。惆怅:因伤感而心情郁闷。白云:这里比喻仕途的坎坷。
【赏析】
此诗为谒文昌阁时作。文昌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中,是北宋名臣陈文忠公的祠堂,也是江西著名的古迹之一。诗以咏陈文忠公祠宇起兴,写登楼所见景物,抒发对陈公功德的颂扬,并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感慨。
首联写登楼所见。“朱甍”句写祠宇建筑雄伟壮丽,高耸入云。“遗爱”句写祠中供奉着陈文忠公,其功德流传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这二句写祠宇之高大,陈公之德业,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颔联写登楼所见。“故老”句写陈公祠中供奉着他的画像,人们常常赞叹他当年政绩卓著,如同仙人一般,而如今他的子孙却已经衰败不堪,与从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当时”句写陈公当年的政绩,使人们感到像神仙一样。这两句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陈公当年政绩显赫、威信极高的情景。
颈联写登楼所见。“桑麻”句写登高望远,只见原野上一片秋色,远处传来阵阵鼓声。“罨画”句写陈公祠前有一幅绘有花草的壁画,清晨时诗人泛舟湖上欣赏美景。这两句通过写登高远眺和泛舟湖上所看到的景色,来表现诗人登楼时的愉悦情怀。
尾联写登楼所见。“蘋藻”句写诗人与陈公祠堂中的苹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深感自己渺小,几经惆怅之情。“白云”句写诗人心中惆怅之情难以排解,只得寄情山水之中,寄托自己的愁思。这两句写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前面的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陈公功德的赞颂之情。
此诗为咏物诗,通过对陈公祠堂的描写,歌颂了陈公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诗人对陈公功德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中还描绘了登楼所见的景物,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和情感变化,使整首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